黃煜:不退之退,資本退出的另類概念


黃煜:不退之退,資本退出的另類概念


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非常榮幸能夠有這樣一個機會跟大家探討。我來自融昱資本,融昱資本是專注於醫療行業投資的專業基金,尤其是目前醫藥產業處於變革時期,專注於全球新藥研發領域的投資,以及在全球範圍內上市的仿製藥這方面的投資。我做投資有15年了,我覺得今天分享的主題特別好,就是智慧投資退出之道。

我們知道資本本身有智慧的屬性,而且投資從一開始就有退出的需求,我講退出另類的概念,叫做不退之退。我創立融昱資本之前,在高特佳做了十年的總裁,高特佳07年當時投了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叫博雅生物,開創了一種新型投資的形態,而這個形態目前來看,我認為是非常非常成功的。

我們07年投資博雅的時候,當時博雅的利潤只有八百萬,到去年年底的時候,博雅的淨利潤已經達到了兩億七千萬,在十年的時間當中,利潤增長了34倍,所以博雅的成功,對高特佳來講不僅僅是財務的成功,它還是一種商業模式的成功,這種商業模式是什麼,我把它歸結於金融資本加產業資本。他把這樣一個企業從瀕臨破產的狀態扭轉,成為中國過去五年來漲幅在前十名優質的公司。

高特佳目前的賬面盈利已達到60個億,我相信高特佳在這個項目的盈利不會低於150個億,所以當時博雅上市的時候,很多創業的投行就問我,你們將來怎麼退出?上市的時候我們承諾是十五年,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到現在還沒有自己主動承諾十五年的,所以在今年3月8號高特佳提出要退出的時候,中國資本市場不僅沒有給負面的評價,反而是比較正向的市場表現來完成退出。

從3月8號宣佈退出到上星期五,同期的創業板市場跌了7.8%,而博雅的波動幅度在2%以內,所以我個人覺得這種退出,當市場接受了你也認同你的價值以後,所謂的變現,市場是非常希望看到的,因為你不變現,它流動性就不夠。

同樣的商業模式,我們現在依然複製在融昱資本這個模式當中,2016年是中國醫藥產業的元年,大量跟行業有關的制度出臺,比如兩票制的強制執行,我們仿製藥的一致性評價,還有藥的試點等等,這些制度的出臺帶來一個新的發展變化。今年我們又完成了對一家藥廠的收購,收購以後,我們通過這個藥廠,跟加拿大的一家醫藥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我們與它在西藥方面的研發進行了國際方面的合作,買斷了它在中國的區域專利,也就是說我們在纖維化和代謝綜合徵這兩個領域中,正式簽署了合作協議,目前已經完成了二期臨床,三期臨床估計在2018年可以完成,如果可以順利通過認證的話,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兩個藥品在中國推向市場。

如果能完成這樣投資的話,我想我們的目標也是IPO,而且仍然以控股股東的形態出現在資本市場。我們要做的是什麼呢,就是通過金融和投資領域方面的優勢,把社會資金轉化為產業資本,進而實現資產資金化。

我想這種退出方式,除了剛才前面幾位嘉賓分享的IPO也好,併購、回購也好,我想它是另類的一種退出方式。有一些變現的過程,不一定採取賣斷的方式,當你的企業價值實現的時候,像巴菲特一樣,實現這個價值以後,市場一定給你一個合理的估值。不一定要採取變現,變現了以後還得轉移資產,我們這種商業模式理論上可以把藥企平臺做得無限大,因為中國醫藥產業實在是太落後了。

我們最近跟加拿大另外一家藥企達成14個仿製藥的引進意向,我們完全可以把這些工作堆積在資本的平臺中,實現產業的不斷地鏈接和複製,我把它稱為不退之退的投資方式。

國家一類新藥取得資格證的話,這個國外可以賣很多錢,國內市場更是這樣子,因為中國醫藥之前的落後是由於政策等造成的,為什麼把2016年作為中國醫藥的元年,要重新定義中國醫藥的投資邏輯,制度性的變革改變了我們醫藥行業。我們講的臨床中心這個問題,它會極大地縮短了海外新藥在中國上市的時間問題。比如說我們講在美國拿到新藥,在中國要上臨床最少不短於8年的時間,目前政策的變化,一下縮短了,比如兩個臨床中心,我們新藥最近準備在臺灣啟動這個試驗,順利的話,在美國完成審批以後,三年內就有可能。這個政策剛剛推出,還沒有人走,所以我預測如果順利的話,三年有可能面世,我認為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黃煜:不退之退,資本退出的另類概念


各位小主,好消息來了!由著名導演江小魚執導的以青春校園為題材院線電影《別來無恙》定於近期開機拍攝,導演組決定在全國徵集最美學妹,獲勝者將作為主要演員來參演《別來無恙》。微信公號關注【左右逢源會展賽訓平臺】,點擊菜單【最美學妹】查看參賽視頻。

黃煜:不退之退,資本退出的另類概念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