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爲是部青銅,沒想到這麼王者

如果青春裡,有人把結果和遺憾提前告訴了你,你會怎麼做?

像夏洛一樣,趕緊把以前想幹沒幹的補上?

順其自然的發展就好?

還是彌補遺憾,改寫結果?

我?我就不會相信好嗎,建國後不許成精不造嗎!


以為是部青銅,沒想到這麼王者


是的,不信!

電影裡的他們,就是收到了一封來自一年後的信,告訴他們將會發生“不好”的事,可是沒人信。


以為是部青銅,沒想到這麼王者


《再見十八班》



以為是部青銅,沒想到這麼王者


電影改編自深圳外國語學校

唐銳光老師的真實事件,由深圳外國語學校2012屆高中畢業生牽頭拍攝,緬懷青春,感念恩師。

梧桐中學高二十八班,是全校最“爛”的班級,班上學生除了學習什麼都做。上課玩遊戲、打球、吃火鍋,下課打架勒索同學,可謂“無惡不作”。


以為是部青銅,沒想到這麼王者



成績年級倒數第一,全班最大的目標,是“趕走”每位新來的班主任。所以,沒人願意接手這個“獨特”的班級。

恰好“金牌”教師譚瑞明,因為不願給一些“家裡有礦”的學生補課,被“下放”到了十八班,擔任班主任。


以為是部青銅,沒想到這麼王者



金牌教師和“最爛”學生,一場“拉鋸戰”由此展開。

老譚在用感化教育,與學生做朋友無果之後,開始反擊,玩直播、打遊戲,一點點攻陷學生心理。


以為是部青銅,沒想到這麼王者



影片中有一段,譚老師和宋宸打乒乓球,譚老師說想“贏我,很難”,這算是影片向唐老師致敬的一個點吧,因為現實當中唐老師的乒乓球打的非常好。


以為是部青銅,沒想到這麼王者



師生關係的轉折,是因為十八班的學生為保護班上同學而和外人打架,教導主任不分是非,將責任歸咎於十八班。

“只要你不夠好,那就肯定都是你的錯”,這樣的事情,相信大家都遇到過。


以為是部青銅,沒想到這麼王者



而這時,老譚挺身而出“十八班成績是不好,但他們誠實勇敢。我相信,他們以後進入社會也會成為很好的大人。”


以為是部青銅,沒想到這麼王者



所謂 “ 壞孩子 ” ,不過是一群更需要關注的孩子罷了。

他們當中,有父母不管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叛逆少年;有活在媽媽是小三陰影下的墮落少女;有家境貧寒內心敏感自卑的數學天才……

這些所謂的問題少年,想要的不過是大人的關注和關愛。


以為是部青銅,沒想到這麼王者



老譚的一番話,徹底敲開了叛逆學生們的心扉。

而十八班的學生們能遇到這樣的老師,是他們最大的幸運。


以為是部青銅,沒想到這麼王者



與老譚關係好轉後,十八班同學決心做出改變,自習、找同學補習、期末成績不再倒數,一點點的轉變發生在他們身上。


以為是部青銅,沒想到這麼王者



然而,還是沒能逃得過命運的魔咒,老譚還是信上所說,身患癌症。


以為是部青銅,沒想到這麼王者



老譚走了,現實中的唐銳光老師也走了,但他們留給孩子們的是永恆的影響。

現實中,很多學生受唐銳光老師影響,大學學了數學和師範專業。

在2016年唐銳光老師的葬禮上,唐銳光帶過的好幾屆學生都來了。導演禹嵐馨所在的一班哭得抱成一團。


以為是部青銅,沒想到這麼王者



“如果高中能重新來一此,該多好”,成為這部電影開始的一個契機。

導演禹嵐馨和同為深外2012屆畢業生的李雨潔打電話,說起這個想法,已經在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實習的李雨潔毫不猶豫地表示支持,還有遠在香港以及在英國求學的同學。

他們挑起了編劇、副導演等角色,用21天的時間完成了《再見十八班》的拍攝。


以為是部青銅,沒想到這麼王者



整個劇組中,只有導演禹嵐馨和攝像剪輯師等技術人員有專業背景。而電影中,除了譚銳銘和井軒這個角色算是專業演員外,其它十多個學生角色,全是從深圳、北京等地招募來的普通學生,無一是表演專業出身。


以為是部青銅,沒想到這麼王者



所以,尷尬的演技,浮誇的動作,說真的,剛開始看都看不下去,然而看到最後卻哭的稀里嘩啦。


以為是部青銅,沒想到這麼王者


是最後演技好了嗎?不是,是在於電影的“真情實感”,在於電影的“以心換心”。它浮誇,它有很大的瑕疵,可就這樣勾起了你我的回憶。

在懵懂的青春裡,能遇到這樣一個好老師是多麼美好和幸運的事情。

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好的壞的事情,但是當我們長大,回過頭時,只要能不後悔,就是最值的事情。

(本文觀點系作者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