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人,這些問題你需要思考

人類因為學會使用工具而變得強大!

如果說燧石是人類使用最早的一種工具,那現如今使用最普通,給生活帶來最大改變的工具,不是汽車,也不是武器,而是:

互聯網!

新媒体人,这些问题你需要思考

在互聯網徹底融入生活的這個時代,真正懂得使用好這個工具的人和企業,在現代社會的進化中佔盡先機:

使用互聯網工具,它能夠操控你的心理!

為什麼有的產品會讓人上癮?

據統計,79%的智能手機用戶會在早晨起床後的15分鐘內翻看手機。你是不是也有這個習慣,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躺在床上翻手機,刷刷朋友圈、看看微博熱搜,再去知乎逛逛,甚至再吸會抖音。

某大學在2011年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們每天平均要看34次手機。然而,業內人士給出的相關數據卻高得多,將近150次

不得不承認,我們已經上癮。我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離不開互聯網。

新媒体人,这些问题你需要思考

面對手邊的科技產品,我們就算沒有上癮,也至少已經患上了強迫症。只要一閒下來,就迫不及待的打開微信刷會朋友圈,或者逛逛微博、知乎,吸吸抖音、b站。

原本只打算看上幾分鐘,一個小時後卻發現自己依然用手指在手機屏幕上滑動翻頁。這種慾望有可能伴隨我們一整天,只不過很少被覺察到罷了。

如今,我們習以為常的那些產品和服務正在改變我們的一舉一動,而這,正是產品設計者的初衷。也就是說,我們的行為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設計了。

“上癮”的同時,你有思考過嗎?憑藉電子屏幕上區區幾個編碼字符就能影響用戶的習慣、控制用戶的思維,這些公司是如何做到的?是什麼因素讓人們對這些產品欲罷不能?

新媒体人,这些问题你需要思考

使用互聯網工具,他能夠讓千萬的粉絲免費為他工作!

做好用戶運營能幫你省多少營銷費用?

有一家公司在開發產品時,數百萬消費者湧入網站爭先預購,數億銷售額瞬間完成;當這家公司要推廣產品時,上千萬消費者興奮地奔走相告;產品售出後,幾千萬消費者又積極地參與到產品的口碑傳播和每週更新完善之中;

這是中國商業史上少見的奇觀。

消費者和品牌從未如此相互貼近,互動從未如此廣泛深入。

通過互聯網,消費者扮演著這家公司的產品經理、測試工程師、口碑推薦人、夢想贊助商等各種角色,他們熱情飽滿地參與到一個品牌發展的各個細節當中。

這家公司現象的背後,是互聯網時代人類信息組織結構的鉅變,是這家公司對這一鉅變的敏銳覺察和準確把握。作為一家年輕的互聯網公司,這家公司是如何4年做到600億的?

在大部分公司為用戶粘性下滑愁的抓破頭皮的情況下,這家公司做了什麼?能讓用戶積極的參與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環節中來?

這家公司就是小米!

新媒体人,这些问题你需要思考

使用互聯網工具,他能夠定義新的金融規則,製造巨大的機會和利潤!

未來,比特幣和區塊鏈將如何改變每個人的生活?

比特幣在近幾年的互聯網發展中可謂是

波瀾起伏,其迅猛的升值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10年的5月22日,佛羅里達的一位程序員,用1萬枚比特幣在網上購買到了價值25美元的披薩,這是比特幣第一次公開被承認價值,併產生交易。

現如今,這1萬枚比特幣,價格最高時,達到了2億美金之多!

新媒体人,这些问题你需要思考

比特幣被看作繼互聯網之後最重要的新事物。區塊鏈技術被視為繼互聯網之後,又一次的商業浪潮,其中蘊含了無數的機會。但就像當初互聯網時代到來的前夜一樣,山雨欲來風滿樓,充滿了猜測,也充滿了泡沫。

馬雲在十年前說過一句話:

“互聯網將改變人類的方方面面。”那時候大部分人都不瞭解互聯網是什麼,而那句話也被許多人嘲笑。

區塊鏈會是下一個互聯網嗎?他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比特幣會成為一種新的支付方式嗎?未來區塊鏈技術有可能會改變金融嗎?它將帶來什麼樣的商業機會?你是那個敢吃螃蟹的人嗎?

新媒体人,这些问题你需要思考

就像人類進化傳承中的那塊燧石,給族人帶了強大和富足!

最早掌握“互聯網工具”的那批人,快速的獲取了普通人難以企及的財富和能力!

怎麼掌握和學習使用這柄強大的工具,當然是去閱讀他的“使用指南” :

《上癮》這本書裡,對為什麼有的產品會讓人上癮?給出了一個極其簡明的上癮模型:觸發——行動——多變的酬賞——投入。當你讀完這本書,你就能明白那些讓你上癮的產品背後的基本設計原理,甚至你也可以打造一款讓用戶欲罷不能的產品。

《參與感》這本書小米內部的運營手冊,告訴你,為什麼粉絲能夠自發的參與到研發,設計,市場,宣傳中來?告訴你怎樣“把用戶當朋友”,而這個行為會為你節省不少的營銷費用。

《數字黃金》這本書以生動的筆觸,講述了比特幣鮮為人知的故事,作者深入淺出的介紹了金融科技的過去和未來。 我們是否還有機會挖到數字黃金?

新媒体人,这些问题你需要思考

感謝強大而慷慨的前行者,把他們的成功和經驗,總結在書籍中。

所以說,看書永遠是對自己最有效的投資!

書海浩瀚,從95年騰訊創立至今,互聯網相關的圖書,差不多有200萬種,但並不是所有的圖書都值得一讀!

我們這裡有一份互聯網最有價值的閱讀清單,這個書單一共30本書,囊括了互聯網入門,到互聯網各個崗位必備技能,再到互聯網人的思維方式及工作方法,最後展現互聯網文化、行業前沿。全面系統的梳理了一個

互聯網人必備的知識架構!

新媒体人,这些问题你需要思考

這份書單是我們通過億級用戶行為的大數據分析,發佈了100000多份問卷,進行了50000多人的社群調研,2000多人的分層訪談,還有15個日夜的數據蒐集與系統分析。

同時再大量閱讀這些書的書評,包括媒體書評和個人書評作篩選。從中篩選了

52本最值得閱讀的書。

我們希望這份書單,帶給互聯網人的是超越(beyond)、跨度(span)、洞見(insight)與專業(professionalism)。

秉承著這樣的原則,最後為了進一步確認這分書單對互聯網人的作用,我們十分功利心的邀請了身邊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並已經取得一定成就的朋友對書單進行最後篩選,他們分別是:

新浪微博CEO——王高飛,

阿里巴巴商學院教授——張子柯,

前騰訊QQ產品經理——王凡

運營深度精選CEO­——鑑鋒

互聯網熱銷書《校園市場》作者——單興華

幫助我們從52本書單中,挑選出了30本他們認為,對自己工作最有幫助和影響的書。

但是我們也考慮到對於經常996加班到深夜的互聯網人來說,看書是件有點“奢侈”+浪費的事。畢竟買30本書至少需要1000元以上,看完這30本書,可能需要1年的時間。最重要的是,看書需要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想在上下班的路上捧著一本書看,基本是不可能的。

新媒体人,这些问题你需要思考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找到31位資深互聯網編輯,對這30本書抽絲剝繭,將書中最核心精華的內容拆出,用講書的形式呈現出來。

31位編輯平均擁有11年的媒體編輯工作經驗,每本書耗時1個月的拆解閱讀,用4種不同讀書筆記整理,經過反覆

3次校稿確認。

最後由31位編輯共同“聽”稿,一致通過,才最終交付!

這一且都為了保證最終呈現給我們的,都是書中精粹所在。

通過《運營之光》作者黃有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蘇傑,《校園市場》單興華等幾位原書作者的試聽反饋,並得到5位互聯網大咖一致推薦,我們才放心的向你推薦這份課程。

新媒体人,这些问题你需要思考

一修讀書互聯網訓練營,從書單選擇到產品設計都是針對互聯網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意在幫助互聯網人在60天內快速瞭解30本書的內容,選擇性的進行精讀。

聽書的模式,又充分利用了碎片化的時間,比如上下班的路上,早起洗漱的時候,晚上睡覺之前。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隨時隨地想聽就聽。

同時一修還建立讀書社群,不僅有老師隨時督促我們學習聽書,還有全國互聯網圈熱愛讀書的朋友!說不定群內的某個好友,就會成為你日後的圈內新人脈!

畢竟一個人堅持讀書枯燥又很容易放棄,但是一群人一起學習,就會相互鼓勵,交流心得,碰撞出新的靈感。

新媒体人,这些问题你需要思考

最重要的是,一修讀書的60天互聯網讀書訓練營課程不要錢!!!不要錢!!!不要錢!!!(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對,你沒有看錯,真的不要錢。一修讀書為了鼓勵大家堅持聽書打卡學習,只要你累計堅持55天打卡學習就全額退款!!!

文案哥還在回味過去的中秋假期

難以快速進入奮鬥狀態

眼看著國慶長假又來了

不知道國慶回來得需要多長時間

才能重新充滿工作激情

這時候就需要有一雙無形的手推你前進

掃碼馬上加入讀書活動

本期活動在10月9日開啟

節後相約一起讀書吧

上期參加了該活動的小夥伴

請繼續堅持打卡

完成上一期的任務哦~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