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力和執行力,孩子最應該具備的能力

工作的原因,接觸過很多的家長,談話之餘,很多的家長都在思考也可以說是迷茫,讓自己的孩子學什麼,或者怎麼培養自己的孩子。

決策力和執行力,孩子最應該具備的能力

有的家長一直在糾結是讓孩子學畫畫還是音樂,孩子在家長的影響下,也變得模糊不定,不知道自己應該學什麼。

其實有很多優秀的孩子,很聰明也很有想法,但是自己總是優柔寡斷,無論做什麼都是一副瞻前顧後的樣子。有的孩子很果斷,但是拖拉散漫或者三分鐘熱度,當別人已經看到成果或者即將完成時候,自己才剛剛開始。

孩子最重要的能力,首先是決策力。

決策力和執行力,孩子最應該具備的能力

有很多的孩子天性使然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越是完美主義者,越是容易形成優柔寡斷難以決策的現象。因為每個選擇點都會有利有弊,他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做到完美,在取捨之間,就會難以抉擇,浪費時間和機遇,因為機遇往往是轉瞬即逝的。這樣要慢慢的對孩子進行適當的糾正,既然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那麼我們教孩子選擇的時候,兩利相權取其重,就是說兩個事情都有利,做決定取利大的一方;兩害相衡趨其輕,就是兩個事情都不利,做決定取害輕的一方;當然如果是一利一弊。做決定的時候,我們當然是取利舍弊。養成迅速決策的習慣。

另一種,就是家長在孩子成長的時候過分干預,總是頤指氣使的告訴孩子該怎麼做,把孩子自己選擇的能力慢慢的扼殺。比如不要那樣,這樣才是對的,或者不要這樣,那樣才是對的,這樣孩子在做出決定的時候,怎麼做都得不到認可和鼓勵,慢慢的就沒有了自主的作出決定的積極性,遇到問題,不知道怎麼選擇,而變得優柔寡斷。這樣我們家長在陪孩子的時候,要相信自己孩子會做好,只要不做違法亂紀或者有安全風險的事,儘可能的讓孩子自己去決定,選擇了,經歷了,實踐了,才知道自己怎麼改進,才會進步。當孩子在抉擇的時候給予一定的鼓勵,給他們信心和勇氣,慢慢的孩子就會變得果斷起來。

孩子最重要的能力,其次是執行力。

決策力和執行力,孩子最應該具備的能力

孩子做事拖拉執行力差,很大程度上也因為他還沒有時間觀念,他不知道時間對他來講意味著什麼,因此,培養時間意識對拖拉的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家長要想辦法使孩子認識到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要想辦法讓孩子明白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的道理。

對於這樣的孩子,首先要積極灌輸時間的概念,讓孩子對時間有個把握。其次,少一些言語的催促和責罵,因為很多的家長喜歡簡單的吼兩句完事,慢慢的孩子也會形成免疫力,適當的鼓勵,通過一些故事或者名人的事蹟來灌輸概念。其實,最有效的還是一定的懲戒辦法了,比如一個大體的作息表和行為限制時間表。曾經有個孩子吃飯磨蹭,寫作業可以寫到深夜,後來父母在老師的建議下,限制吃飯時間,吃不完就倒掉,倒掉多少下頓飯就減少相應的分量,限制寫作業時間,根據作業情況大體擬定一個時間,留出一定的富裕時間,做不完就關燈,堅決不許做了,經過一週後孩子執行能力明顯提高。

當然,孩子還需要其他很多的能力,但是這兩樣能力對於孩子提升學習效率,乃至以後工作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優柔寡斷行動力差的人,很容易在社會激烈的競爭中自暴自棄。很多優秀的人,無一不是決策力和執行力的佼佼者,例如明星企業家格力董事長董明珠,華為總裁任正非等。

這個世界不缺少機遇以及發現機遇的眼睛,比的是誰能迅速抓住機遇並且付諸於行動,所以讓孩子從小養成這兩種能力至關重要。

決策力和執行力,孩子最應該具備的能力

讀文章辛苦,放鬆一下身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