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手上長了倒刺,寶媽別大意,這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孩子一歲以後,寶媽會發現,寶寶手上經常長倒刺,不只是小孩,大人也是如此。大人別不在意這小小的倒刺,如果自己拔掉,沒有正確消毒,再加上接觸水多,可能就會化膿,到時就得去醫院了。

我就有過如此痛心的經歷,手上長了倒刺,自己拔掉了,沒有消毒,再加上接觸水多,長倒刺部位化膿了。需要上醫院打麻醉針做個小手術,切開引流膿液,還得每天換藥。每次換藥那個鑽心疼啊,真得咬緊牙關忍著,沒有經歷過的很難體會那種疼痛。打那之後手指再長倒刺時,我都不敢用手撕掉,讓它自然脫落,不沾水,用碘伏消毒手指,過幾天就好了。

寶寶手上長了倒刺,寶媽別大意,這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寶寶手上長倒刺,是什麼原因呢?怎麼解決呢?

1、手指部位潮溼

有的寶寶愛吃手,手指周圍長期有唾液浸泡,表皮上天然的保護層就容易脫落,角質層水分慢慢蒸發,手指末節的皮膚就會幹燥翹起,形成倒刺。

仔細想了想,我長倒刺的原因也是因為洗手過勤,沒有擦乾淨,手指部位比較潮溼,就容易長倒刺。儘量不要讓寶寶養成吃手的毛病,當寶寶吃手後要及時洗手,然後用乾淨的毛巾擦乾,再抹上嬰兒潤膚乳。記住一定是乾淨的毛巾,如果毛巾有細菌,手部長了倒刺,就會有一點點兒的小創口,需要細心呵護,如果用不乾淨的毛巾,就容易感染。

寶寶手上長了倒刺,寶媽別大意,這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2、摩擦

寶寶長大了,手指越來越靈活,喜歡玩玩具,小孩的手沒輕重,手指和玩具經常用力摩擦,小孩的皮膚嬌嫩,時間長了就會長倒刺。

寶寶長了倒刺也可以用鹽水浸泡、等倒刺浸泡軟化以後,再用小剪刀或寶寶專用指甲刀剪掉。記得我手指長倒刺換完藥、膿液去除之後,手指部位還有一丁點兒疼痛,大夫說可以把手指放在鹽水裡浸泡幾天,用了此法,果然幾天後不疼了。

寶寶手上長了倒刺,寶媽別大意,這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3、皮膚乾燥

長倒刺也有季節性,在秋冬季節,氣候乾燥,寶寶的皮膚也會缺乏水分,如果寶寶手部肌膚過於乾燥,也會長倒刺。

寶媽可以讓寶寶多喝水,多食用新鮮的水果蔬菜,選用合適的護手霜,保護手部皮膚。小小的手兒還真挺嬌嫩,潮溼了不行,乾燥了也不行,還得經常做好護理。平時也要經常注意為寶寶修剪指甲,讓寶寶的指甲乾乾淨淨的,保持清潔,避免長倒刺。

寶寶手上長了倒刺,寶媽別大意,這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寶寶的手部護理非常重要,有了倒刺不要簡單粗暴地用手直接撕扯掉,容易給手指留下小小的創口,引起疼痛感染,一旦出現紅腫感染現象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

我是70後倆娃媽媽,和您分享育兒、教育、親子、孕產知識,歡迎探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