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該不該玩手機?

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智能產品不斷出新,現在上學的孩子,甚至小學生人手一部手機。那用手機到底好不好呢?

1、缺乏主動思考探索精神

記得十幾前大寶出生的時候,還沒有智能手機,手機即不能拍照上網,發微信,更沒有各類APP軟件。我們獲取知識的途徑主要還是以紙質書籍為主,現在智能手機的普及,獲取知識的途徑方便快捷,孩子有什麼不瞭解的,拿手機上網一搜便知,就像一個隨身攜帶的圖書館,“千里眼、順風耳”也不過如此吧。

孩子到底該不該玩手機?

這樣看似方便了,孩子圖省事,一有不會的就去上網搜,不是自己主動思考解決難題,就會缺乏探索精神。寫作文容易照搬,沒有自己的特色。我女兒有時寫作文,有時我慫恿她看看手機上的範文,她卻不願意看,說:“我一看容易被別人的思路打擾,自己反而不知道怎麼寫了,我不想看,自己寫就行。”

2、影響視力

有的同學只是在一個暑假玩手機遊戲,大人疏忽沒有勸阻,覺得放假了,讓孩子放鬆一下吧,由於長時間的盯著屏幕,孩子的眼睛視力急劇下降,戴上了眼鏡,以後視力也很難恢復。

孩子到底該不該玩手機?

3、影響睡眠

美國《自然》雜誌有一項調查研究表明:學齡前兒童每玩一小時手機,晚上的睡眠時間就會減少15分鐘。

其實並不止是睡眠減少15分鐘,睡前看手機,孩子會沉浸在看手機的內容當中,大腦處於不清醒狀態,昏昏沉沉,第二天很難早起,影響第二天的學習。

如何做到避免手機給我們帶來的弊端呢?

1、不看手機從嬰兒抓起

嬰幼兒階段孩子很容易哭鬧,父母有時心煩意亂,給孩子一部手機。的確,孩子一看手

機,花花綠綠的屏幕,立刻被吸引住了,不哭也不鬧。時間長了,小小的孩子就培養出了看手機的愛好,大了可就難戒了。等孩子長大以後整天抱著手機玩遊戲、看視頻,對學習不感興趣,大人悔之晚矣。

孩子到底該不該玩手機?

當小孩哭鬧的時候,大人不要給手機,哄哄她,安慰她,分散一下注意力,講講故事、認認畫冊,玩玩益智玩具,都比抱著手機強。

2、大人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機

小孩是一面鏡子,折射出大人的行為。大人回到家整天玩手機,孩子就會模仿大人。大

人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機,經常讀書看報,或者因工作需要必須看手機時要跟孩子說明。

手機也有傳統學習不可比擬的優勢,比如一些名校課堂,足不出戶就可以在家學習,領

略頂尖老師的學習方法。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應發揮手機給我們帶來的便利,重要的是節制,控制好時間。

孩子到底該不該玩手機?

我女兒平時不愛玩手機遊戲,玩手機一般是聽音樂,看評論,有的音樂評論也是神回覆,文采斐然。只要是晚上看手機,肯定第二天晚起床。雖然聽音樂是一種業餘愛好,但仍應節制,控制好時間,說不看就不看,以免影響學習。

前一段時間在假期裡女兒看了一期語文老師的公開課,老師講得非常有特色,有自己獨到的方法。讓孩子打開了視野,擴寬了思維,不自覺地融會貫通。在開學的一場社會實踐報告展示中,大寶進行PPT《中美貿易摩擦》的講述,同學們評論把看來艱深的理論知識講得通谷易懂,形象生動,有當老師的潛力。

孩子到底該不該玩手機?

手機不是洪水猛獸,凡事不要過度,取其所長,去其糟粕,為我所用,控制時間,成為孩子成長學習中的好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