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求同,愚者求異

“智者求同,愚者求異。”中歐要本著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異、合作共贏的態度去加強對話和溝通,尋求利益最大公約數,共享機遇,共迎挑戰。

——2014年3月29日,習近平在比利時的署名文章《中歐友誼和合作:讓生活越來越好》


【出 處】

出自(先秦至西漢)《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

原文:智者察同,愚者察異。

【釋 義】

“智者求同,愚者求異”,為“智者察同,愚者察異”的化用。古語原意為聰明的人看到事物相類同的一面,而愚者總是喜歡分別事物的差異。這裡指智者會互相包容、求同存異,而愚者就會製造矛盾,失道寡助,導致失敗。

【啟 悟】

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冷戰後,各國之間的交往越來越緊密,全球化的不斷深化使各國間已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依存關係。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始終致力於發揮好負責任大國作用、堅定不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出了全球視野、世界胸懷和大國擔當。

然而,在這個以發展和合作為主流,以全球化為趨勢的時代,個別西方大國卻對外推行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單邊主義、孤立主義、經濟霸權主義,這些做法都是與當今時代背道而馳的。“智者求同,愚者求異”,世界各國儘管有這樣那樣的分歧矛盾,也免不了產生這樣那樣的磕磕碰碰,但世界各國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擁有同一個家園,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我們只有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張開懷抱,彼此理解,求同存異,才能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開闢出人類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