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蕾:女性身體油畫美的呈現和生命存在感的訴求

伊蕾:女性身體油畫美的呈現和生命存在感的訴求

獨身女人的臥室(組詩14首選第2首)

伊蕾

2. 土耳其浴室

這小屋裸體的素描太多

一個男同胞偶然推門

高叫"土耳其浴室"

他不知道在夏天我緊鎖房門

我是這浴室名副其實的顧客

顧影自憐--

四肢很長,身材窈窕

臀部緊湊,肩膀斜削

碗狀的乳房輕輕顫動

每一塊肌肉都充滿激情

我是我自己的模特

我創造了藝術,藝術創造了我

床上堆滿了畫冊

襪子和短褲在桌子上

玻璃瓶裡迎春花枯萎了

地上亂開著暗淡的金黃

軟墊和靠背四面都是

每個角落都可以安然入睡

你不來與我同居

伊蕾是新時期詩歌的代表詩人之一,也是女性詩歌的代表人物。從性別角度、心理學的角度、社會學的角度都只能詮釋伊蕾這組優秀詩歌的一部分。在以男性話語權為主的寫作環境,以及在新時期隨著朦朧詩以來的“解放”思潮,伊蕾組詩《獨身女人的臥室》(1986年)的出現猶如一聲驚雷,也預示著社會隨之而來的是女性對身體美的自我呈現和對性愛的自主追求。女性身體及思想的內在爆發力,是自身的壓抑以及收集外在信息所積累的能量,因此,一首優秀的詩歌同時也具備對社會變化預言的能力。

《獨身女人的臥室》每首詩都以“你不來與我同居”結尾,以此句串起整首組詩,這種對原欲的呼之欲出,這種真誠與裸露是一種人性的自我欣賞、一種期待掙脫身體和情感的束縛、一種對社會和生命認知上的困境、一種對人生自我的判逆和對男性的挑畔。有評論家認為這是女性的迷失,是一種悲劇的色彩,其實都是對人的本性的有失尊重,又何談尊重女性?幾十年過去後,餘秀華以一個鄉村農婦的身份發出了“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的呼喊,後者更多的是性心理的壓抑。但同時也折射出社會的變化——上世紀80年代“等你來”,21世紀初“出去找你”。在固有觀念中前者是“女性”,後者是“男性”。從當下女性職業來看真正去除了幾千年的傳統,女性和男性一樣滿中國甚至全球跑。

伊蕾的詩是知識女性所折射出來的思想解放和籍以藝術為創造性的生命迸發,或者說是對生之無力而又對生命之美的謳歌與質問。比如第8首《哲學討論》“終於發現了人類的秘密/為活著而活著/活著有沒有意義/什麼是最高意義”;第14首《絕望的希望》“我懷著絕望的希望夜夜等你/你來了會發生世界大戰嗎/你來了黃河會決口嗎/你來了會有壞天氣嗎/你來了會影響收麥子嗎/面對所恨的一切我無能為力”。整組詩歌運用瞭如詩中所提到的象徵主義、達達主義、存在主義、實證主義等詩性的自我辯證,所有的“主義”都是建立在“禁慾主義”的基礎上,看似煽情,實則理性,是以女性角度對生命存在感所呈現的多種審美傾向的優異之作。

《土耳其浴室》這首詩歌大膽地通過對女性身體和浴室的細節描寫,顯示出詩人具有極強的審美和繪畫功力,將生命的體驗“獻身”到詩句中,不僅在當時,在目前也是絕無僅有的。整體氛圍充滿曖昧的色彩,我們感受到藝術的生命,美而不淫。

2015.8.2

摘自《詞語的色彩 : 當代女性詩歌散論》 作者:池沫樹 版本: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7年11月 頁數:257 定價:36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