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貓」醫學雜誌《柳葉刀》顛覆你對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傳統看法

在普通人的認知範圍中,我們一般認為攝入低脂肪的事物會有利於健康,但是在國際著名醫學雜誌刊期《柳葉刀》發佈的兩篇論文的結果中卻讓人們大跌眼鏡,顛覆了我們對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看法。它不僅給“脂肪”正了名,還質疑了蔬菜和水果是不是吃“越多越好”。今天小編將為根據雜誌《柳葉刀》的發佈結果中的內容來為訂戶們做一些簡單的介紹,為何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和我們所認知的不一樣。


「雜誌貓」醫學雜誌《柳葉刀》顛覆你對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傳統看法


當你看到食物中充滿脂肪,是不是需要重新考慮是否把它加入購物車。第一反應就是吃了這個又要發胖幾斤?然後就是發胖後各種不好的想象?的確,肥胖讓人心力憔悴,但飲食中的“脂肪”並非罪魁禍首。


「雜誌貓」醫學雜誌《柳葉刀》顛覆你對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傳統看法


近期發表在國際著名醫學雜誌期刊《柳葉刀》上的兩篇文章,不僅給“脂肪”正了名,還質疑了蔬菜和水果是不是吃“越多越好”。有意思的是,這兩篇文章都是來自於同一大型研究。


「雜誌貓」醫學雜誌《柳葉刀》顛覆你對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傳統看法


這項叫PURE的大型研究包含了來自18個包括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35335人,平均年齡在35歲到70歲之間,入組時間為2003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並對他們的飲食習慣和健康狀況進行了平均七年以上的的隨訪記錄。

結果發現,脂肪攝入最多的人群——脂肪攝入佔飲食總熱量的35%,在研究期間的死亡率比吃脂肪較少的人(脂肪攝入佔總熱量的10%)低23%。而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基本相當,甚至吃脂肪多的人群中風幾率還更小。而更令人意外的結果是,碳水化合物攝入最多的人群——佔總熱量的77%,比吃碳水化合物少的人(佔總熱量的46%)死亡率高28%。


「雜誌貓」醫學雜誌《柳葉刀》顛覆你對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傳統看法


據悉,這兩大驚人結果不僅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還在近日歐洲心臟病學會巴塞羅那會議上被公佈。哈佛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營養學T.H. Chan學院Eric Rimm博士表示,這些研究結果指出,人類的生物在全球範圍內是非常相似的;無論住在哪裡,吃高加工的碳水化合物都是不健康的。

更高的飽和脂肪攝入和更低的卒中發生風險相關:相比於等級1的飽和脂肪攝入,等級5的HR=0.79(0.64–0.98),趨勢p=0.0498。總脂肪、飽和脂肪以及不飽和脂肪攝入和心肌梗死或心血管死亡率的關聯不顯著。

總蛋白攝入與總死亡率(HR=0.88,95%置信區間0.77-1.00;趨勢p=0.0030)和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HR=0.85,95%置信區間0.73-1.99;趨勢p=0.0022)的風險負相關。動物蛋白攝入與更低的總死亡率風險相關,但植物蛋白和總死亡率風險間未發現顯著相關。

與最低脂肪攝入組(10.6%)相比,最高攝入組(35.3%)全因死亡風險、中風和非心血管死亡風險都更低,下降程度從18-30%不等;而且在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風險這項上,脂肪攝入量與它並不存在明顯相關。同樣的結論還可以推到飽和脂肪酸上,攝入量較高(10-13%)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也均未受到影響,全因死亡風險和中風風險也下降了。

這說明:飲食當中的脂肪的攝入和各種脂肪亞型的攝入都與較低的總體死亡率有關係。總脂肪和各種脂肪亞類實際上與較低的死亡率相關聯。這些脂肪並不會導致增加的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的發生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相反,飽和脂肪酸反而會降低中風的危險性。

弗裡德曼營養科學與政策學院院長Dariush Mozaffarian說:“減少澱粉和糖,從植物中增加更多的脂肪和食物,尤其是有活性的水果和種子,值得我們去實踐”。


「雜誌貓」醫學雜誌《柳葉刀》顛覆你對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傳統看法


醫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其實是非常實用的,我們需要用權威的方式來進行合理的膳食搭配,而本次醫學雜誌《柳葉刀》的權威論證改變了我們對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的傳統看法,希望對關注自身健康的你帶來有效的幫助。雜誌訂閱盡在雜誌貓商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