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臨渭區

山水形勝(一)

渭水之南是“渭南”

山水形勝

渭河源出甘肅渭源縣,洶湧澎湃八百里。在老渭南縣境橫貫東西,有赤水河、湭河、零河北流匯入。“臨渭”之稱,是因其瀕臨渭河之故。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渭河商末已經得名。《詩經》有“大幫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於渭。”說的是周文王姬昌選中了有莘國的女子,結婚儀式很隆重,文王親自到渭河迎親。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魏晉時期,“渭南”一詞泛指渭河南岸,尚未成為專用地名。前秦苻堅最早以渭南之名設立縣治,大體轄今臨渭區渭河南的東西兩塬。元世祖至元元年,渭河北的下邽縣被納入並管。明太祖正式撤銷下邽縣。從此,縣境橫跨渭水南北。

秦開鄭國渠,漢武帝開白公渠,引涇水入渭。此前沿秦嶺還有從長安引渭入黃的漕渠,既是水運航道,又有灌溉之利,渭南縣是歷史上著名的產糧區。

渭河是關中地區的大動脈。舜帝時已經開始航運,漢唐時期,萬艘糧船轉漕相過,直通長安。明清之際,沿河興起赤水、杜化、黃家屯等集鎮市場,以及上漲渡、槐衙等水旱碼頭。渭河千帆競秀,水運繁忙。

農曆六月六日前後,總有一次漲水,洪水沖垮上游魚潭,滿河流金耀銀,多有紅尾鯉魚。渭南沿岸百姓便駕著“鞋船”撒網捕魚,優哉遊哉。

“渭水西來直,秦山南去深。”這是目前山水臨渭的生動寫照。

萬艘大船過渭南

山水形勝

古代渭河水量充沛,浪濤滾滾,河道寬暢,陝棉東運、晉豫煤炭和潞鹽西運,就是憑藉渭河的水利之便。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渭河航運始於舜帝時代。公元前647年,晉國遭災荒,秦穆公由鳳翔向晉國運糧。糧船穿渭河過黃河,浩浩蕩蕩,絡繹不絕。渭河水量大,河道寬暢,成為由關東運糧到長安的重要運輸通道。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蕭何在關中徵集糧草,沿渭河、黃河運到滎陽。

因渭河河道彎曲,漕運不便。漢武帝時期,大司農鄭當時建議開鑿漕渠,大船萬艘,轉漕相過。南北朝時,武帝劉裕乘戰船逆渭河而上,直達長安北門,滅掉後秦。隋文帝時改漕渠為廣通渠,把大興與潼關連接起來。唐代水陸轉運使韋堅重開漕渠,使經三門峽而來的漕船直通長安,每年從關東漕運糧400萬石。

唐以後渭河泥沙淤積,水量銳減,航運衰落。清代,山西和韓城的煤炭從黃河龍門裝船航行到三河口入渭河,上溯到渭南縣白楊寨、西安草灘、咸陽碼頭卸煤,然後由大車載運各地。隴海鐵路通車後,渭河航運逐漸衰落。

至民國時,渭南縣由西向東有張義、白楊寨、穆家、沙王、下漲、上漲、陳家灘、倉渡等渡口。

百舸爭流上漲渡

山水形勝

上漲渡位於渭南城北約兩公里處,為渭河的主要渡口。以前西南各地貨物,多經渭河航道,進入黃河分銷全國。隴海鐵路通車後,渭南縣日漸成為晉、陝、豫商品流通的樞紐。上漲渡每日停泊各種船隻二百餘艘,轉運的物資常常堆積如山。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渭大韓公路建成後,上漲渡為西安通往蒲城、白水、大荔、合陽、韓城以至華北各省的河渡要衝。擺渡晝夜不停,輪班作業。南北行旅乘船渡河,川流不息。附近每天有幾百輛馬車候渡,車伕用鐵槽子臨時拌草喂料。一大批茶棚、餐館、車馬店應運而生,繁華熱鬧。如逢汛期漲水,堤岸崩蹋,擺渡遂停。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上漲度

後來又在河上架設浮橋,行人、汽車都可以通過。浮橋每條木船都下著錨,船與船緊緊相靠。接岸的地方,搭著厚厚的松木板。五十年代中期,政府設立河渡站,購買了一批大船新船,增設拖輪擺渡,枯水期用木船數10只拼搭浮橋。豐水季節,過往的馬車和汽車就直接上大木船,然後用小拖輪拉著木船擺渡。

1969年上漲渡渭河大橋建成通車,當時號稱“我國西北最長的公路橋樑”,也是渭南城區通往渭北各縣市的惟一橋樑。直到2006年,上漲渡渭河大橋才被拆除。

渭南的母親河——湭河

山水形勝

湭河從發源地至入渭口均在臨渭區境內,是由清水河、稠水河兩大支流匯聚而成。清水河發源於元象山,因流經秦嶺石質山地,泥沙含量少。稠水河發源於石鼓山南,因流經紅土丘陵溝壑區,河水泥沙含量特多。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湭河是養育渭南兒女的母親河。先民擇水而居,走出兩塬原始森林。境內新石器仰韶文化遺址,北劉、白廟、史家村等,基本都在湭河上游兩岸。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湭 河

湭河把南部山區分成東、西兩塬。湭河川景色優美,“竹木蒼鬱,比之小江南”。秦漢在此設立步高宮、步壽宮,隋唐附近修建崇業宮、游龍宮。溝內林木豐茂,鳥獸出沒,沿河可自流灌溉,果林、竹林、芋園甚多,被譽為“花果川”。花園川有著大片的稻田,糯米是當地名產。

湭河繞老城西北而過,貼西城而北歸渭水,其河勢恰似一彎新月。因渭水濁不易直接使用,渭南建城正是依託湭河。“襟湭門”原是渭南老城西門的古有稱號。湭水夜月、瑞泉瀑布、密畤晚霞、風門堆雪等美景至今讓人心旌搖曳。

湭河川人宋璫是北宋名臣,他帶病主持江南賑饑事宜,死於任上,積蓄僅有萬卷藏書。明代關學名士南大吉罷官後,在此建“湭西草堂”,以教四方來學之士。平息荷蘭之患的巡撫福建南居益,曾在此購地建立“瀑園”。名宦史記事創辦的正學書院,也在湭河岸邊。

風景優美湭河川

山水形勝

湭河發源於秦嶺北麓,由稠水河、清水河在史家村匯合而成。自南向北出秦嶺山地,經溝壑丘陵,過黃土臺塬,注入渭河。在東西兩塬間形成了一條大溝,俗稱湭河川,長15公里,寬1—2公里,是臨渭區最大的川道。溝內林木豐茂,果林、竹林、芋園甚多,春季桃杏花盛開時,風景宜人,被譽為“花果川”。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湭河上游已經發掘的北劉、白廟、史家村等仰韶文化遺址,證明遠古時期人們就在湭河兩岸繁衍生息。古代各部族傍水而居,對河水懷有敬畏之意,如同酋長,就將該河流稱為“酋河”, 或“湭河”, 也有寫 “沋”河的,近年來通寫為湭河。

湭河川風景優美,“竹木蒼鬱,人煙環匝,昔人比之小江南”。秦始皇曾在西塬設步高宮,在東塬設步壽宮;隋煬帝在縣東十五里修建崇業宮;唐玄宗也在城西修建游龍宮。

河水蜿蜒而過渭南老城西。每當夏秋之際,遊人在小橋之上憑欄而望,月影投入水中,水波鱗鱗,銀光萬道,蔚為奇觀,成為渭南八景之一的“湭河夜月”。

湭河水庫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建成,是一座以城市供水為主、兼顧防洪和農業灌溉的綜合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

湖光秀色赤水河

山水形勝

赤水河是連接臨渭區和華州區之間的一條界河,由南向北蜿蜒40餘公里,匯入渭河。三條支流分別是東、西澗峪河和箭峪河,中途流經黃土塬區,在高塘鎮武家堡匯流成一體。赤水河以及其三條支流,流出了一幅淡淡的江南“水墨”,山島聳立,湖光秀色,竹韻清風。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赤水之名約始見於《水經注》:“黃帝遊於赤水,遺其玄珠。”這裡流傳的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周處除三害等民間故事,無不洋溢著濃厚的人文色彩。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赤水河

赤水素稱關中重鎮,是關中東去中原的必經之地。這裡有一座著名的橋上橋。從清康熙年間到隴海鐵路通車,其間近三百年,自西安經潼關到中原,或從中原經潼關到西安,皆需經此一條官道,經此一座石橋。唐代名將舒翰曾在此宿營,光緒帝和西太后曾在此駐蹕。西安事變時,西北軍和國民黨中央軍在此相持。劉志丹在這裡親自策劃並指揮渭華起義。王璋峰創辦赤水農職學校,為革命做了大量工作。

以前,這裡既是棉麥產區,也是糧棉的集散市場。津滬客商多在此採購棉花。旺季棉市擺列三行,長達裡許。街上家家開鋪,戶戶擺攤,每逢三七集會,總是人山人海。

軍事要塞渭南城

山水形勝

渭南縣是千年京畿,長期為三輔重地,關係京都安危。境內有下邽、故市、孝義、青原城(官道附近)等十座軍事古城。老縣城依山帶水,雄據關中,自古更是兵家必爭之地。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老城北邊修建在湭河二階地上,利用湭河、渭水天然屏障,既控制了制高點,又利於城內取水排水,同時控制住了渭河渡口,是拱衛長安的軍事要塞。南部佔了明光塬西部高地,且在東南角加修了一個小城,俗稱甕城,乃屬人工設險進而提高防守功能。城牆外除東南角高地,四周均有城壕,西北城壕長年有水。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軍事要塞渭南城

出東門約二里許有一天然屏障,俗稱鳳凰山,高約數十丈,其形若飛鳳之頭而得名,老西潼公路在其高崖下修一門洞而過。門洞上建有文昌閣,清張端著文稱“東關文昌閣,是入渭之咽喉”,足見其地形之險要。

由渭南老街中心向南望去,如在高山之上。老渭南人把南門內東邊叫東山子,西邊叫西山子。東山子東北小溝北有一高地,住有姓秦的一戶人家,故將其叫秦家嶺,原教育局後院即在此崖下邊。此地亦是渭南城內最高點。

東門外文昌閣上面高塬上有一個村叫書院堡,城東南角甕城下的崔家堡,城西南角的城南堡,均是拱衛渭南的重要高地。

渭南曾是水上城

山水形勝

渭南城區南至兩塬以下,北到渭河以南,東至赤水以西,西到零河以東。前秦時期建設的渭南城,原在老城南四里的明光原上。隋文帝出巡,見明光塬缺水,選擇了現今老城位置為渭南縣治,一千三百多年位置再沒有發生變化。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老縣城南部靠塬,水流眾多,依山傍水。北靠渭河和關中運河,渭河夏秋水量豐沛,有水運之利。湭河提供了飲用水源,就近注入渭河,及時排洩洪水。自東向西,赤水河、東陽穀水、西陽穀水、明光谷水、湭河、杜化谷水、零河,都是從南塬流下注入渭水,幾乎幾里一河,諸水繞城,一派江南風光。

渭南城附近泉眼遍地,著名的泉水就有靈池、瑞泉、甘泉、蔡泉、湧泉等十七處。姜泉、梁泉分別位於龍尾坡西東兩側,分別在唐代、明代時引入縣城。這些泉水四湧而出,清澈見底,美不勝收。唐時縣尉陸贄有詩曰:“繞街流渺渺,夾砌樹蔭蔭”。

明代渭南縣城興建有“三渡七橋”,唐代至建國前,渭河南部有杜化渠、赤水渠、東陽穀渠等六十一條。渭河改道也留下了許多湖泊和溼地。民國時候,沿岸柳樹成林,蘆葦千頃,水草豐茂,鷗鷺成群,魚蝦遍地,蜂蝶飛舞。

風水寶地長壽塬

山水形勝

一道湭河川把臨渭區南部山區分成東、西兩塬,長壽塬為東塬,屬關中平原中東部緊靠山脈的黃土高原,是一塊富饒美麗的風水寶地。白居易的著名詩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據說描寫的就是充滿生機的長壽塬。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長壽塬舊稱長稔塬,地處臨渭區湭河岸東南方向,隴海鐵路以南至秦嶺山麓,為湭河、零河、赤水河中下游河水切割的黃土臺塬區,包括豐原、崇凝、橋南三個鄉鎮。海拔600—800米,面積261.8平方公里。塬面東南高,西北低。東南方向程梯田型,坡頂相對平坦,幅員遼闊。這裡氣候“春溫暖,夏不燥,秋涼爽,冬不寒”,地下水質優,晝夜溫差大。土層深厚,屬酸性粘質土。塬下有南山的泉水滲入,東西有兩川的河水滋潤。塬中心處的凹陷處,據說有兩個“海眼”深通地下。即使久旱不雨,只要有東北風一吹,就會有潮溼的露水。播下種子,見苗就會有一半收成。盛產蘋果、獼猴桃、櫻桃、柿子、核桃、小麥、玉米等。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長壽塬

因此地土地肥沃,雨量充沛,長年豐收,人們便將其稱之為長收塬,後來演變為至今所說的“長壽塬”。民謠說:“華陰華州水澆田,比不上渭南長壽塬”,就是這塊豐美土地的生動寫照。

長稔塬得名光緒帝

山水形勝

常言道:華州華陰水澆田,不及渭南長稔塬。這句話的來由,據說是來源於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光緒一路西逃,來到渭南。渭南縣令張世英在赤水迎駕。慈禧問:“秦川之地,人常說平展無際。這北面還差不多,怎麼南邊盡是山坡?”張世英說:“太后有所不知。眼前山坡,乃是塬邊;上了塬仍和塬下一樣,一翅平展,廣闊無際。”慈禧說:“即是平地,有土無水,也是個旱塬,能長個什麼?”慈禧金口玉言,如此一說,塬上便啥也長不成了。張世英連忙跪下說:“太后,這塬上可住著幾萬人呀,他們的衣食住行,都靠這塊地供給。那可是個寶塬啊!”見張世英求告,光緒便說:“那就叫長稔塬吧!”

慈禧、光緒進了渭南縣城,張世英侍候招待,把他們安頓在縣衙居住,獻上栗子、核桃、柿子、梨、棗等土特產。主餐是油桶底、臊子面、鍋盔饃,零食有時晨包子、水晶餅。慈禧、光緒感到味美可口,張世英忙說:“稟太后、皇上,這些吃食多是塬上所產。那塬上地平土肥,雨水適時,種啥成啥!”慈禧說:“想不到這塬還是個寶塬呢!”光緒隨口道:“華州華陰水澆田,不及渭南長稔塬。”慈禧笑著點了點頭。

龍尾坡上“十八盤”

山水形勝

龍尾坡又叫龍翼坡,地處隴海鐵路以南至秦嶺山麓,長壽塬的北緣偏西,湭河岸東南方向,距渭南老城2.5公里。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東塬塬面東南高,西北低。東南方向程梯田型,坡頂相對平坦,幅員遼闊。傳說這裡龍脈很重,盤著一條龍。南有華州境內的龍耳山為龍頭,龍身由龍耳山往西北延伸,北面之坡形似龍尾,名為龍尾坡。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龍尾坡上“十八盤”

龍尾坡坡長2.5公里,寬2米,經北雷村,上豐原鎮到崇凝鎮,是通往商洛的必經之地。這裡原有一條羊腸小道,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從西張村西沿坡盤旋,修建渭(南)橋(南)公路。1973年鋪為瀝青路面,公共汽車每日往返塬上,渭橋線成為東塬的交通運輸大動脈,通車沿用至今。總共十八彎,險峻陡峭,有“東塬十八盤”之稱。

坡頂有棵千年古樹,相傳是北宋仁宗曹皇后所栽。她看到塬區漿洗困難,勸導百姓在每個村口栽上一棵皂角樹。從清明山下到長壽塬頭,當年那些皂角樹都已枯萎,唯獨這棵皂角樹千年長青,至今仍果實累累。

白雲觀立在望崗嶺

山水形勝

在臨渭區湭河上游的川道里,有條南北走向的土山,名叫“望崗嶺”。登高遠望,兩側東西兩塬遙相對峙,南部靈臺山一覽無餘,北面湭河水庫盡收眼底。聞名遐邇的道教全真派宮觀白雲觀,曾屹立在望崗嶺的高地上。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白雲觀始建於唐開元年間,建築古樸,氣勢雄偉。文化大革命前,其建築由北向南有:女媧娘娘廟,老君殿土地廟老爺廟,藥王廟和大戲樓等;正殿邊角有無量廟,道房6間,共計觀內建築物9座27間。正殿供有女媧娘娘塑像,身邊有盤古氏、伏羲氏、神龍氏和軒轅氏。偏殿中間小院內有小石林、名花異草和吊表盆、焚香爐,兩棵古柏高大挺拔。堂內外觀為磚牆硫瓦,脊錦砥礪,飛簷斗拱,角懸鐘鈴,內裝則是粉壁紅柱,雕樑畫棟,彩畫滿壁,其中唐玄宗攜楊貴妃祭神繪圖,栩栩如生。道觀周圍城牆合圍,中有南洞門,兩邊有東西山門。白雲觀觀內終日鍾馨聲聲,香菸繚繞,延續了千年有餘。古歷2月29日廟會時,乞福還願者絡繹不絕。

渭華起義時,陝東赤衛隊成立大會在此召開,起義失敗後,道觀曾受到地方民團嚴重破壞。解放後被花園糧所佔用,文革初期,被拆,堂殿樑柱椽檁拉運到吝店建糧站,地產分由大寺村、嶺西村村民耕種。至今在嶺西村麥田、村口等處,碑頭、門墩、雨沿石之類到處可見。

望崗嶺上娘娘爺

山水形勝

湭河川道有條南北走向的土嶺,叫望崗嶺。嶺上有座廟宇,裡面敬的神叫娘娘爺。她的來歷和傳說中的七仙女有關。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相傳,天上的七仙女嚮往人間。一日她拔下頭上的玉簪,對著大地一劃,不料把渭南塬劃成了兩塊。王母娘娘訓斥說,“你若填不平,你就死呀死在那裡!”

七仙女來到人間,從秦嶺腳下取來泥土,用衣襟兜著,生氣地往湭河口一拋,沒填平溝壑,卻堆成了後來的望崗嶺。她想起王母娘娘的話:“若填不平,就史家史才那裡!”七仙女不想回到天庭,後來就來到附近的史家村,託生給一個叫史才的人做了女兒,取名天英。

天英長大後,在望崗嶺一帶救死扶傷,深受村民愛戴。她死後,民眾為她塑了金身,修了廟堂,並稱她為“爺”。由於她本是女兒身,人們於是在“爺”前面加了“娘娘”二字。解放後,娘娘爺塑像和廟宇均被拆除。近年人們又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座小小的廟宇,重塑了娘娘爺像。

王嘉隱居元象山

山水形勝

元象山,俗名二郎山,在渭南城南約70裡處,從山北向南望,山勢形如大象,故名玄象山。清代避康熙玄燁諱,改玄象山為“元象山”。傳說周處在此打死一白額大虎,為民除害,故又名倒虎山、倒獸山。

臨渭區山水形勝 源遠流長

東晉時期,曾有一位高人王嘉,因躲避戰亂,帶領弟子百人,在此山鑿崖開洞,隱居多年。王嘉是前秦隴西人,不食五穀,卻善斷世間之事。苻堅屢次徵召他出山做官,均被拒絕。後來被後秦主姚萇所殺。王嘉在元象山上留下的石磨、大戲臺,以及三孔石條砌成的窯洞,至今尚存。

由於山勢高,風力強,往往遇風即雨。自古以來,流傳一種氣象諺語:“二郎山戴帽,長工睡覺。”意思是二郎山頂雲霧繚繞,天就要下雨了。這裡冬季嚴寒,土壤凍融,岩石物理風化強烈。山之東、北、西三面有石海景觀,雨後煙霧繚繞,時隱時現,宛若仙境,雲隨風動,山隨雲現,雨過天睛,蔚為壯觀,為本縣八景之一——象山雨霽。

民國以前,每年二月在此山唱大戲,人馬擁擠,熱鬧非凡。今山上有大地測量塔一座,松樺參天,風景優雅。

【由渭南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整理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