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暖醫故事 姜向榮:愛灑從醫路

有人說護士是白衣天使,是崇高的職業;也有人說,護士是醫生的附屬,地位微不足道。

無論崇高也好,低微也罷,總有一些人,不在乎別人怎麼說,只在乎自己當初的理想和曾經立下的誓言:志願獻身護理事業,奉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堅守救死扶傷的信念,履行保護生命、減輕痛苦、促進健康的職責。

麻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外1科護士長——姜向榮就是這樣信守承諾、為理想而努力,默默無聞,傾心奉獻,無怨無悔的人。

麻城暖醫故事 姜向榮:愛灑從醫路

姜向榮,女,1978年11月出生,1996年7月畢業於同濟醫科大學附設衛校,1997年2月進入麻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工作至今。

從普通護士到護士長,二十多年來,她始終懷著一顆對護理工作無比熱愛的心,真誠地對待每一天,真心地對待每一位患者,見證了成千上萬名患者經過她和同事的精心護理康復出院露出笑容的激動時刻,也真切地體會到用心付出和奉獻收穫的自豪、滿足。

麻城暖醫故事 姜向榮:愛灑從醫路

1999年,是她參加工作的第三年。還是一名普通護士的她,被安排到兒科轉科。炎炎七月的一個夜班裡,她接收了一名從婦產科轉入的新生兒,孩子全身青紫,不哭不鬧,無自主呼吸,病情非常危急。

已經來不及準備吸痰用物了,她當機立斷,馬上將孩子頭偏向一側,嘴對嘴給孩子吸痰,吸出了一大口深綠色的羊水後,孩子“哇”的哭出了聲,面色迅速由青紫轉為紅潤,呼吸恢復。她顧不上清理自己口腔裡的異物,就立即為孩子給氧、輸液,經過一系列的急救操作,孩子終於被成功救活。

能臨危不亂,嘴對嘴給病人吸痰搶救成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何況一名未婚的、參加工作不久的女孩子,吸出的還是深綠色的羊水!

夜班過後,護士長問她:“你自個兒還是個細伢,麼樣想到馬上給孩子吸痰的?怕不怕?”她回答:“當時一看到臉色青紫的無自主呼吸新生兒,就猜到孩子可能是嗆了羊水,麼可能不怕咧,但這是一條剛出生的生命,生命最大,我必須要盡我全能搶救,我相信這樣的事,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會這樣做。”

2009年,是她參加工作第十二年,正逢醫院“二級乙等醫院”的評審驗收,此時她已經是內科護士長。

作為護士長,她懂得“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更是在工作、學習中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利用一切時機如飢似渴地汲取新的護理知識,探索總結經驗,不斷更新觀念,努力提升管理水平。

針對科室年輕護士較多、經驗不足的情況,她積極組織全科護士進行業務學習,請科主任和醫生為護士講課,使全科護士的專業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科室護理質量明顯提升,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總是在全院名列前茅。碰到有危重病人需要搶救,她總是衝在最前面。

麻城暖醫故事 姜向榮:愛灑從醫路

2015年,是她參加工作的第十八年。那一年,醫院新的住院大樓正式投入使用,內科分為2個科室,她被調到內1科擔任護士長。住院條件的改善,科室住院病人的持續增長,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據從事護理管理工作十餘年來的經驗,她深深體會到,一個科室想發展,一定要在服務質量上下功夫,而提高質量最根本就是服務理念的轉變。

她引導全科護士站在病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多一些換位思考,多瞭解病人的需求,多與病人溝通,增強主動服務意識,用真誠的心,樂觀開朗的情緒去感染病人,拉近醫護與病人的距離。

那年5月份,來了一位50多歲姓彭的男性心臟病患者,因為高位截癱全身多處壓瘡,渾身散發著惡臭味,他的家人都避而遠之,不願照顧。面對這位患者,姜向榮並沒有選擇逃避和放棄,毅然挑起護理的擔子,她只知道他是她的病人,是需要她關心和幫助的人。

她一次次為他翻身、拍背、更換衣褲,發熱時為他物理降溫,口渴時給他喂水……在她的帶動下,全科護士滿懷愛心,主動前來照護那位患者。

雖然患者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治療,但他在臨行前緊緊地拉著姜向榮的手說:“護士長,感謝你和你們科室的護士們給予我的關懷和照顧,從你們身上我感覺到了白衣天使的高尚醫德。”那一刻,她為自己是一名護士而自豪!

2017年,她在護理崗位上工作了整整二十年。年初,因工作需要,她聽從醫院安排,調到外1科擔任護士長。當時,科室住著一位消化道穿孔的五保老人,老人名叫程遠茂,年過七旬,心肺功能差,不能手術,醫院決定對他進行保守治療。

程爹爹只有一個女兒,嫁在外地,無法回來照顧。在治療期間,程爹爹無法下床活動,大小便難以自理。面對這種情況,姜向榮每天早上提前20分鐘來到科室,打來一盆溫水,將程爹爹的糞便清理乾淨,擦乾身體,換上乾淨的衣服和床單。程爹爹住院二十多天,身上始終保持乾淨,沒有異味,沒有發生壓瘡。

後來爹爹的女兒從外地趕來,看到自己的父親在住院期間得到的精心護理,深受感動,拉著姜向榮的手連聲道謝。

二十多年來,姜向榮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照料病人身上,放棄了很多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特別是節假日,別人休息的時候,她多半忙碌在工作崗位上。

她的母親長年患有糖尿病,她不能像其他病人家屬那樣,去請假照顧自己的母親,不能陪母親去科室檢查身體,不能在母親輸液的時候倒杯水,不能在病床邊坐著陪母親閒聊,唯獨能做的就是將母親接到醫院內科住著,抽中午和晚上的空閒時間去探望。為此,每當提到她的母親,她總是深感愧疚,但是,護士這個職業是她無悔的選擇。

南丁格爾說過:“護士要以一顆同情心和一雙願意工作的手,以真心、愛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 ”二十餘年來,南丁格爾的這句話始終激勵著她用責任堅守崗位,用愛心呵護每一位患者。

編審:周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