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裡的「禪味小村」「醉美鄉村」

大山里的“禅味小村”「醉美乡村」

黑山寺村

大山里的“禅味小村”「醉美乡村」

黑山寺村位於密雲區溪翁莊鎮,是2011-2012年度北京最美的鄉村。

古史傳說

據當地村民講,村邊有座很有特點的山,每到陰天下雨時,山體就變會成黑色,所以大家一直以來都稱它為黑山;又因史料記載,早在遼金時期,黑山西側即建有較大寺廟,所以黑山便與寺廟連在了一起,大家就叫它為黑山寺。清末時期發展成村,村子也因寺而得名。

大山里的“禅味小村”「醉美乡村」

傳說,唐太宗曾委託高僧選址建寺,並選人替他出家。高僧遊遍北部山川,發現這處溪水潺潺之地,於是便建了雲峰寺院。

到清乾隆年間,寺院法度已亂,眾僧橫行鄉里,並在寺院內修建與地下天然洞穴相聯的"藏女暗洞"。百姓忍無可忍,驚動朝廷,命宰相劉墉查辦。臨行前皇上口諭"驚一驚罷了"。然而劉宰相利用皇帝口諭的諧音,嚴厲懲治了惡僧,最後一把火將寺院燒個乾淨。

大山里的“禅味小村”「醉美乡村」

村內景點

黑山寺村北山上的城樓有兩個三眼樓和一個墩臺,敵樓(城牆上禦敵的城樓)和墩臺基本保存完好。

離村子最近的樓子,海拔二百多米,大家稱之為北一樓;過了這個樓子繼續往上二百多米,有斷崖,隔著一條大溝偏西的山脊上的那個三眼樓,為北二樓;離這樓往西約四十米就是一個七八米高的實心石墩臺。

因敵樓之間沒有城牆相連,每道梁之間都是深溝斷崖,相互不連貫,而且坡度很大,所以大家在攀登時,一定要小心謹慎。

大山里的“禅味小村”「醉美乡村」

在黑山寺村西部,有座大雲峰禪寺。前文提到,雲峰禪寺在清朝乾隆年間遭到毀壞。而修復後的寺院歷經滄桑,再次毀於民國初年。到“文革”時期,寺院古碑被不同程度破壞,大殿石基座僅存部分也已風化,一直荒廢。

2003年,經政府批准復建,便更名為“大雲峰禪寺”。復建後的大雲峰禪寺主體建築為大雄寶殿、天王殿、山門殿,位於中軸線上。大雄寶殿東配殿為伽藍殿、西配殿為祖師殿,觀音殿及鐘樓、地藏殿及鼓樓分佈在左右。寺內奇峰怪石、水潭瀑布,風景頗好。

大山里的“禅味小村”「醉美乡村」

2008年7月,“中國印”摩崖石刻在密雲落成,黑山寺村是觀賞“中國印”的最佳地點。“中國印”高96米、寬38米,採用瓦背體格式,鐫刻在海拔968米的雲龍澗主峰,其中“京”字印高76米、寬38米,石刻深50釐米、寬8米,創造了摩崖石刻世界之最,是奧運歷史上第一次留下的永久性文化標誌。

大山里的“禅味小村”「醉美乡村」

禪味小村

走進村子,一戶戶錯落有致的農家院映入眼簾。優美的環境、古樸的民居、詩意的楹聯、濃濃的禪意,勾畫出令人神往的"禪味小村"。

大山里的“禅味小村”「醉美乡村」

這裡的每一戶民宿都有一個禪味十足的名字,清風拂面,似乎還能聞見隱約的香火味。

風林宿

風林宿門口樹上,懸掛的碩大黑色風鈴,在風中不停搖擺,叮咚作響,風鈴是居家的吉祥之物,寓意吉祥非佛陀莫屬,寧靜雅緻中蘊涵著深深禪意。

大山里的“禅味小村”「醉美乡村」

移步院子裡,透過影壁牆窺看到院中的翠竹,竹下的茶座就在露天的院落,閒時喝茶聊天。中式結構的四合院簡潔舒適,這就是家的地方,和家人一起做飯,一起品茶嘮家常。

大山里的“禅味小村”「醉美乡村」

風林宿在村子中分別有幾個院落,風格各不相同,但不變的是門口的風鈴,陣陣風,聲聲慢,厚重獨特的金屬敲擊,綿長而動聽,任憑再浮躁的心,都會隨之安靜而漂遠。

諮詢電話:010-69087007

聽濤小院

聽濤小院是一個專為個人定製的私人會所,居於其中,青磚綠瓦,宮燈古樹,傳統文化結合自然的風韻,造就神秘而尊貴的氣質。

大山里的“禅味小村”「醉美乡村」

從樓臺眺望中國印,猶如一幅山水畫卷。和朋友、家人坐在涼亭中暢飲談心,夜晚坐在房頂的露臺觀星、賞月,愜意無比。

諮詢電話:18601236222

大山里的“禅味小村”「醉美乡村」

來到黑山寺,最不能錯過的還有村裡的特色美食——五彩養生面

一大盆面裡,綠色、黃色、紫色、橙色、白色,各種顏色的麵條摻雜在一起,看起來就像一幅現代美術作品。不同顏色的麵條,是用不同蔬菜(菠菜、黃椒、紫甘藍、胡蘿蔔)榨汁和的面,營養價值豐富。

大山里的“禅味小村”「醉美乡村」

五種顏色的面還要配合五種顏色的滷(炸醬滷、木耳滷、雞蛋滷、豆腐滷、苦瓜滷),五種味道,酸甜苦辣鹹盡在其中,寓意人生百味。

旅行小貼士

地址:北京市密雲區溪翁莊鎮黑山寺村

公交:東直門外乘980路快車至密雲沙河站,轉乘987路公交車在雲龍澗風景區站下車,步行1公里左右即到

駕車:沿大廣高速行駛進入西統路,沿西統路行駛進入河北路,沿河北路繼續行駛約8公里即到。

THE END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一鍵關注“北京美麗鄉村”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