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出生缺陷——新生兒常見的染色體疾病

預防出生缺陷——新生兒常見的染色體疾病

胎兒的發育是否正常由遺傳因素和外界因素共同作用,現在人們註冊的遺傳病已有16380種,但是大多數疾病是可以提前篩查干預的,如果因為沒有參加篩查而生下患病兒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下面就來普及一下幾種常見的染色體疾病。

常染色體病

由於1~22號常染色體發生畸變引起的疾病,可分為單體綜合徵、三體綜合徵、部分單體綜合徵和部分三體綜合徵四類。其中以三體綜合徵和部分三體綜合徵較為多見。

常見的三體綜合徵有21三體(唐氏綜合徵Down Syndrome)、18三體(愛德華氏綜合徵Edwards Syndrome)和13三體(帕陶氏綜合徵Patau Syndrome)。

21三體綜合徵:唐氏綜合症是因為21號染色體異常,多了一條導致的疾病。胎兒如果有唐氏綜合症,很容易在懷孕早期流產或者死胎,就算寶寶存活下來,也會有嚴重的相貌異常和智力障礙。每600-1000個活產嬰兒中,就有一個唐氏患兒。而且唐氏綜合症的發病率,隨著孕婦年齡增高而增加。每一個孕婦都有可能生出唐氏兒,有80%的唐氏綜合症患兒,是年輕的孕婦所生的,這是因為本來年輕孕婦就多,很多人又抱著僥倖心理,而高齡孕婦更注重產前篩查與診斷反而能避免,如果不幸確診了胎兒是唐氏患兒,爸爸媽媽們就要考慮是否終止妊娠,假如決定接受不換的患兒,那麼要告訴自己,這種接受不是一時衝動,而是一輩子堅定的包容和呵護。

Edwards綜合徵又稱18三體,由於多了一條18號染色體而致病,是活產嬰兒中第二常見的常染色體綜合徵。每3000個胎兒中就會有一個檢測為18三體。多數18三體患兒在懷孕過程中就會死亡。就算幸運生下來,患兒的存活率也是極低的。90%的患兒在一年內由於心臟、腎臟及神經系統併發症或反覆感染而死亡。患兒臨床表現為有突出的枕骨、低位畸形耳、小眼,先天性心臟病等外表和內臟畸形,目前只能進行支持治療。

Patau綜合徵,又名13三體,由於多了一條13號染色體而致病,是活產三體綜合徵中最少見但也是最嚴重的疾病。發病率為1/10000。臨床表現為嚴重的發育異常包括顱腦,面部,內臟,性器官等,耳聾、智力嚴重低下、癲癇和進食困難都是比較常見的。胎兒如果患有13三體,95%以上會死於宮內。即使寶寶存活下來,多數患兒在出生後幾天至幾周內死亡,少數患兒能夠活過1歲。

預防出生缺陷——新生兒常見的染色體疾病

天使綜合徵(AS)

由基因缺陷引起,是15號染色體片段缺失所致的一種複雜的遺傳學疾病,影響神經系統。發病率為1/12000-25000,AS患兒出生時看起來正常,最初幾個月存在餵養問題,通常3歲-7歲確診。罹患此症的患者臉上始終帶著笑容,但動作機械,智力低下,平衡功能障礙,並終生伴有語言障礙及智力障礙和癲癇問題。

AS患者通常健康狀態良好,但無法獨立生活,目前還沒有有效的醫治辦法。

預防出生缺陷——新生兒常見的染色體疾病

部分單體綜合徵

貓叫綜合症(CdCS)又名5p缺失綜合徵,是由於5號染色體短臂上的遺傳物質發生生長長度不等。每15000-50000個活產嬰兒中,就會有一個患兒。患兒一般表現為生長髮育遲緩,頭央部畸形,哭聲輕,音調高,皮紋改變等特點,並有嚴重的智能障礙,而其最明顯的特徵是哭聲類似貓叫,“貓叫綜合症”因此而得名。該病死亡率低,多數患兒可活到成人,但體重及身長均低於正常。該病徵尚無針對性治療方案。

預防出生缺陷——新生兒常見的染色體疾病

開放型神經管畸形(ONTDs)

95%的NTDs是偶然發生的,基因和環境因素都有可能致病。基於不同人群,發病率為1/1000-2000。神經管是就是胎兒的中樞神經系統。胎兒神經管畸形主要表現為無腦兒、腦膨出、腦脊髓膜膨出、脊柱裂/隱性脊柱裂、唇裂及顎裂等,會伴有嚴重的先天智障和軀體障礙。

無腦兒一般都在出生以前就在子宮裡死亡,形成“死胎”或“死產”,即使出生下來,也會在短時間內死亡,幾乎無一例存活。

脊柱裂患兒 腿部無力或癱瘓、腿部變形、大小便失禁、病變水平以下的皮膚沒有痛覺、有時出現腦積水、某些病例,表現為學習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