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多雨溼氣重,風溼病人該如何順利度夏?

夏季多風多雨且悶熱潮溼,尤其是在沿海地區,對流天氣、颱風常作,熱多,雨亦多,悶熱的天氣常令人感到不適。風溼病患者對天氣變化較為敏感,受陰雨、颳風、潮溼等因素刺激時,會引發病情加重或發作。陰雨天氣需謹防淋雨涉水,萬一淋雨需儘快換乾衣、幹鞋,室內也可利用空調除溼。中國國際生命醫學工程院門診中醫特需專家廖佐芹教授認為“長夏多溼”,因此除了需要避免氣候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還要注意避免貪吃冰凍生冷等食品,因為這些寒涼之物易傷脾胃,導致機體內水分代謝功能失常,正常的水分——“津液”不能生成,不正常的水分——“痰溼”就會內生。所以平日除了要戒掉過食生冷的不良習慣,還可常適當煲些健脾祛溼的湯水,比如山藥、薏米、茯苓或加些五指毛桃、黃芪等,幫助身體排溼。

夏日多雨溼氣重,風溼病人該如何順利度夏?

這裡廖佐芹教授推薦幾款健脾祛溼的食療方可供大家選用:1、山藥扁豆紅棗粥:山藥、扁豆、紅棗各30克,大米50克,淘洗乾淨,用慢火煲成爛稀粥食用。2、白朮瘦肉湯:白朮30克,谷芽10克,淨瘦肉100克,加水1000-2000ml,文火煲約1小時後食用。3、山藥蓮子湯:山藥、蓮子(去芯)、芡實各30克,瘦肉100克,加水1000-2000ml,文火燉湯,飲湯食肉。4、芡實薏米煲老鴨:芡實100克,生薏苡仁100克,陳皮15克,老鴨1只,加水用文火煮2小時,飲湯食肉。5、健脾祛溼湯:山藥30克,白朮15克,赤小豆30克,薏苡仁30克,陳皮10克,扁豆15克,祛溼豆15克,蜜棗2個,淨瘦肉100克,加水1000-2000ml,用文火燉湯,飲湯食肉。

夏日多雨溼氣重,風溼病人該如何順利度夏?

宵夜誘人勿貪嘴-酒肉穿腸過,尿酸血中留

“沒有什麼事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加一盆小龍蝦!”夏天到了,夜生活又豐富了起來,約上三五好友,聊著,吃著,喝著,很是爽快。但對於痛風患者來說,這類食物嘌呤含量高,易使痛風發作。痛風患者吃要注意,不是痛風的病人就可以放肆了嗎?肥肉、高動物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因其產生的酮體、酸類、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和炎症介質等,可抑制T淋巴細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關節疼痛、腫脹、骨質脫鈣疏鬆與關節破壞。所以對風溼病人,即使尿酸不高,吃東西也得悠著點哦。

夏日多雨溼氣重,風溼病人該如何順利度夏?

中醫角度, 這些均為肥甘厚膩,常見這類食物,就會困住脾胃,當脾胃沒有辦法把所有的東西轉化為人體能夠利用的營養成分時,就會產生痰溼。痰溼阻滯於關節、經脈,就會出現關節腫脹、變形、結節等。故而風溼患者需要規律、健康、清淡、優質蛋白飲食,痛風患者尤其注意避免高嘌呤飲食。廖佐芹教授說,酒精對多種藥物有相互作用,在服用藥物期間均建議禁酒,培養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夏日多雨溼氣重,風溼病人該如何順利度夏?

適當運動,強身健體

適當運動是保持身體健康的最佳方式之一,風溼患者也需加強鍛鍊,但要量力而行,避免過度勞累,鍛鍊時要循序漸進。風溼病的鍛鍊最主要就是關節活動度的鍛鍊,這也是治療此病的最好的治療方法。夏季炎熱,鍛鍊流汗後切不可汗出當風、過早沖涼。夏季也可適當打坐,以調息靜心。

夏日多雨溼氣重,風溼病人該如何順利度夏?

科學用藥,防病復發

由於氣溫回升,不少風溼病患者因遠離陰冷、潮溼環境,症狀較之前有所減輕,不少患者覺得吃了那麼久的藥終於可以停一停了。在這裡廖佐芹教授特別提醒風溼病患者,需在專科醫生指導科學減藥,切勿擅自停藥,以免舊病復發。 對於風溼病患者而言,若想順利度夏,還是要從自身做起,清淡飲食,均衡飲食,勿嗜肥甘厚膩,勿貪冰凍生冷,避風雨,適冷暖,當然還需記得不要擅自停藥。

夏日多雨溼氣重,風溼病人該如何順利度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