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故事」:戰地記者

作者李洪河

我的人生伴隨歲月時光,如雨後天空一樣,呈現一道靚麗的彩虹,那樣純真、純美……

“我的人生故事”:戰地記者

戰地記者

“林縣人民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現在播送李洪河來稿,題目:《父子上前線》。王義是湯原縣香蘭公社新立大隊第一小隊副隊長,1977年,解放大崗引湯會戰打響,他和兒子一起上引湯……”這是湯原縣引湯工程總指揮部廣播喇叭播送的配樂新聞,那清脆悅耳的聲音,震撼人心,現場的人聽了為之動容,為之振奮……

“我的人生故事”:戰地記者

七月流火,大地翠綠。當年我剛滿18歲,渾身充滿雅氣參加引湯工程解放大崗會戰。

第一天,參加挖渠勞動,挑土籃到晚收工,兩肩膀磨得紅腫,可是一點不感謝覺累。因為我被工地人海如潮熱鬧的勞動景象所感動。

“我的人生故事”:戰地記者

事也湊巧,第二天,當我來到工地時候,公社副主任、引湯工程香蘭分指揮部指揮劉發,我們紅勝大隊黨支部書記陸青站在我面前。

“小李,從今天開始,可發揮你寫作的才能……”陸青笑呵呵地説。我就這樣順利當上戰地記者。

這差事怎麼選擇我頭上了呢?因為我當時是湯原縣廣播站、佳木斯人民廣播電臺、《合江日報》、《黑龍江農村報》農民通訊員,每年發一定數量新聞報道。

工地紅旗獵獵,歌聲飛揚,我心潮湧動,穿梭於人群中採訪,回到指揮部帳篷裡揮筆鏖戰,一篇篇稿件運用而生。

廣播稿件寫完後,我既當戰地記者,又當播音員,以最快速度先在香蘭分指揮部廣播,然後將優質的稿件選送到縣總指揮部廣播。

“我的人生故事”:戰地記者

作者當年引湯解放大崗陣地廣播

當清脆悅耳的聲音從廣播喇叭裡傳輸出來,工地人聲鼎沸,熱血沸騰。

“小李,真棒!鼓舞了我們大隊人員戰引湯的鬥志。”原紅星大隊黨支部書記姚軍高興地說。

“原來我們大隊在引湯解放大崗日挖土方量320立方,通過李大記者宣傳,一下提高到400多立方米。”

“宣傳是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儘管人們對宣傳工作認識不是全到位,可大多數人認識到宣傳工作的重要性。輿論是黨的喉舌,起到宣傳鼓舞作用,調動人民群眾的勞動幹勁……

“我的人生故事”:戰地記者

作者當年在引湯解放大崗刊發的新聞稿件

“我的人生故事”:戰地記者

夜晚,引湯解放大崗工地萬盞紅燈,如璀璨明珠一樣閃爍,廣播聲聲,歌聲如潮……

“我的人生故事”:戰地記者

圖片除作者拍攝外,其它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