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丈夫「陪產」嗎?聽聽寶媽和醫生的意見

隨著收費的公開化,越來越多的地方出現了透明窗口,就連生孩子也出了新項目——陪產。這是為了滿足廣大孕婦家屬而提供的一個項目,對於這項決定,大家的看法各不相同。

你需要丈夫“陪產”嗎?聽聽寶媽和醫生的意見

鄰居陳陳,她在工作中是個女強人,生活也安排得井井有條,給人印象是個冷靜理智又聰慧的女性,她生孩子的時候壓根沒想過要家人陪同,因為她認為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生孩子的過程算得上慘不忍賭,老公陪產並不能減輕痛苦,何必讓他跟著一起,有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後遺症。與其日後留下陰影倒不如當時就拒絕陪產,權威的醫生更能讓人心安。

同意小A看法的不在少數,看來很多女性也都是十分理性和理智的。並且小編也認為,生孩子不是小事,有的一開始打算順產,中途出現某些突發狀況要求剖腹產,如果家人順應產婦要求倒還好說,就怕有的家人持相左意見,產房中發生的爭執不僅會影響生產還會寒了產婦的心,特別那些看似無心的對話,就像“毒芽”一樣在心裡生根發芽。

你需要丈夫“陪產”嗎?聽聽寶媽和醫生的意見

但話雖如此,對於一些“特殊情況”的產婦來說,丈夫陪產在她們心理上起的作用還是不小的,同事阿羅是個外來媳婦,她就一直主張陪產,因為她當初為了愛情孤身一人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誰也不認識,生孩子頭一遭,自己也怪害怕的,生怕自己產後遭到冷遇,所以生產過程中心情都是不平靜的。但是如果有老公陪同,在一旁鼓勵,感覺自己遠嫁的苦都值了。

你需要丈夫“陪產”嗎?聽聽寶媽和醫生的意見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像我姐姐那樣,我姐姐嫁得並不好,婚後姐夫還像個孩子並不顧家,也不體會姐姐的辛苦,產前兩口子還鬧著離婚呢,後來看在孩子份上,兩邊父母硬是勸著兩人等孩子生下來以後再說,老人都知道是姐夫不懂事,所以都是幫著姐姐的。生孩子的時候,姐夫在那邊兩老的壓力下進去陪產了,姐姐也睜隻眼閉隻眼,反正都死心了。

沒想到進去再出來,就這不到半天時間,雖然最終仍然是順轉剖,但是姐夫產後居然哭著直接在病房跟姐姐跪下了,也是讓我們所有人都震驚了,自那以後,還真改了,現在姐姐的孩子都已經1歲多了,姐夫還是個稱職的奶爸呢。周圍人都感嘆,陪產的力量可真大。

你需要丈夫“陪產”嗎?聽聽寶媽和醫生的意見

根據醫生的說法,家屬陪產在醫院裡的說法叫“安樂導產”,各地收費的標準不一,大概是1000元起碼,具體多少與當地消費有關。雖然允許家屬陪產,但不是每個家屬都合適,陪產之前要進行心理指導,要消毒,要不然心理素質不好的人,陪護做不好反而自己見血就暈,嚴重的會留下心理陰影。對孕婦來說,丈夫陪產能釋放一定的負面壓力,也能安定情緒,前提必須是丈夫以你為中心,要不然效果就會適得其反。

看來,要不要陪產,還是要視個體情況而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