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投資客開始「賣房炒股」

一組樓市新聞

樓市投資客開始“賣房炒股”

近日,隨著北京樓市調控政策加碼,認房又認貸,並提高了首付比例,投資和投機的空間被擠壓了。不少房地產投資客認為房價上漲無望,便清空了多餘的房產,把套現得來的錢投資股市。

從8月開始,100個城市月度掛牌價環比下跌城市增多,從7月19個增加至8月份的47個。二手房成交量方面,三季度青島和天津下滑幅度超過50%,北京下滑了35%,深圳下滑了42%。其中青島成交量連續6個月下滑,杭州連續5個月下滑。(經濟觀察報)

|點評| 每次樓市降溫時,“賣房炒股”一說便會重出江湖,雖然利用這種方式進行資產重新分配本身沒什麼問題,但今年的情況有些例外。不知道這些賣房炒股的投資客們在經歷了本週的股市後,還會覺得這是個好方法嗎?

另外,比較下這十年房價上漲的倍數與A股的指數,投資房地產與股市,到底哪個真的賺錢了,身處其中的人自然會有感覺。或許投資者應該用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問題。

國際油價兩天大跌超過5%

近日,全球股市一片哀嚎,顯示投資者對全球經濟信心明顯不足。市場恐慌之下,油價也沒能倖免於難,兩天大跌超5%。截至當地時間11日收盤時,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收於每桶70.97美元。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於每桶80.26美元。

上週,布油漲至86美元/桶上方,創四年新高。不過,布油在觸及四年新高後連續六日下跌,近兩天更是大跌近6%,跌至80美元/桶附近,目前處於三週低位。(綜合新華社)

|點評| 今年以來,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國際原油價格至少已經漲了25%,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開始認為油價會飆升到100美元/桶。但實際上,目前原油供應還很充足,人們擔憂的是一些原油主產地受其他因素的干擾。而反觀國內的成品油消費,今年汽油價格“漲多降少”,如果未來政府打算促進國內汽車消費,或許油價有下降的可能。

萬科開除“活下去”拍圖員工

10月12日消息,據媒體報道,萬科通過監控查出“活下去”拍圖者後,非常堅決地將其開除,側面反映出萬科只想低調地向內部傳達重回老大A計劃。

近來,萬科喊出“活下去”口號震動地產界,但同時其三季度拿地金額與恆大、碧桂園、保利、融創四大龍頭房企拿地金額總和相當,引發市場質疑。(新浪財經)

|點評| 在房企普遍收縮過冬的日子裡,萬科本欲低調行事,安安靜靜地按計劃逆週期拿地,但沒想到“活下去”的標語被員工意外洩露,這種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做法最終還是瞞不過去。

不過,對手握1600億現金流的萬科來說,即使被外界知道了自己的計劃又如何呢?現在大多數房企都面臨資金緊張問題,像華夏幸福這樣賣地給萬科,是一種情非得已但又不得不為的舉動。接下來就看萬科如何在聚光燈下,重返地產老大的位置了。

每9家A股上市公司有一位董事長離職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0日,共有375家上市公司的385位董事長公告離職。也就是說平均1天至少有一位上市公司董事長離職。以A股目前3551家上市公司計算,大約每9家上市公司就有一位董事長離職。

而2017年全年共有473家上市公司的485位董事長離職。其中截至去年10月10日離職的董事長共有374位,比今年略低。參照去年的情況,今年離職的上市公司董事長或在500位左右。(中國基金報)

|點評| 如果只對比去年與今年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離職的數量,好像也沒多大的變化,但是,若再把公司的董事和高管都包含在樣本內,那麼其中的差距就比較明顯了。尤其是在民企當中,高管職位的變動比往年更頻繁。

另外,從公告來看,大多數上市公司董事長離職的主要原因是個人因素和工作調整。不過我們也要看到,因特殊原因不得不離開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比如中興通訊高管的集體辭職。

兩市觸底反彈滬指收復2600點

10月12日滬深兩市股指早盤低開震盪,並先後於盤中再度刷新階段低點。臨近午盤,銀行股再度拉昇,帶動鋼鐵等板塊集體走強,兩市股指快速衝高。午後,市場整體氛圍持續轉暖,上證50指數漲逾2%,滬指也重回2600點整數關口上方。

截至收盤,滬指報2606.91點,漲幅0.91%,深成指報7558.28點,漲幅0.45%;創指報1268.41點,漲幅0.52%。(第一財經)

|點評| 雖然前一天的美股仍然延續暴跌狀態,但好在其他市場及時消化掉了悲觀情緒,昨天A股也在經歷深V探底後,由權重股發力帶動股指上揚。不過,目前A股承受的內外壓力實際還很大,如今是否已經形成底部還不確定,若投資者以為大跌過後可以抄底,則需謹慎。

而從全球市場來看,隨著包括A股在內的亞洲股市率先回暖,美股盤前也強勢反彈,大型科技股全線走高,中概股同樣表現亮眼,但這也可能只是下跌中繼,不能不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