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寡婦年」來了怎麼辦?專家科普:不宜結婚真荒唐!

先說一下,我們家裡有個姐姐是做婚慶行業的,這個就與我們今天要說的“無春年”“寡婦年”掛鉤了。這個行業,就是見證小兩口步入婚姻殿堂的,為大家操辦一輩子一次的婚禮,著實是一件幸福但又辛苦的事情。

2019“寡婦年”來了怎麼辦?專家科普:不宜結婚真荒唐!

但婚慶市場隨著節假日以及農曆下算命先生口中的“吉日”而有所波動,不過,現在的很多年輕人是不再聽信那一套說辭了,但總歸還是要照顧家裡老人祝願將來婚姻和和美美的念頭,所以也要在“黃道吉日”裡結婚。

於是,一年中什麼時候結婚的人數多,哪一年的年頭有什麼說法,她們也是早早就知道了。

2019“寡婦年”來了怎麼辦?專家科普:不宜結婚真荒唐!

從前年的家庭聚會中,我就聽一群親戚在嘮嗑,說家裡弟弟什麼的恐怕要過好幾年才能結婚了。為啥?說是女孩覺得還早,想再過一年再婚嫁,而家長說過一年之後的那年也不能結婚(也就是2019年),因為是個寡婦年,不吉利!

這一說,人家結婚的小兩口倒是不著急,我這個旁人著急了?為啥自己結婚還要受這個無來由的東西延期?而且一延就是一年?

2019“寡婦年”來了怎麼辦?專家科普:不宜結婚真荒唐!

於是,我們今年查詢了一些關於“寡婦年”這個說法的來歷以及民間相傳的說法,看看它是怎麼影響了現代人的吧。

為什麼“無春年”就是“寡婦年”?

社會上流傳的“寡婦年”,是指整個農曆年都沒有“立春”的年份。

古人崇尚“陰陽”,認為,男為“陽”,女為“陰”,而沒有“立春”,就表示無陽氣來臨,反之,表示為孤陰,一旦婚假,女子極有可能為寡婦。

2019“寡婦年”來了怎麼辦?專家科普:不宜結婚真荒唐!

“無春”只是農曆與陽曆的巧合,有無立春只是不同曆法的時間差造成的,根本不可能影響四季輪迴,更不可能波及個人生活。民俗專家表示,“寡婦年”不宜結婚的說法是荒唐的,根本沒有科學依據。

“寡婦年”有什麼忌諱?

在農村,因為祖祖輩輩留下來的經驗總結和風俗民情很多,而早年間,知識流通不對稱,科普又未大面積普及,所以仍然有很多方面的說法留存。

比如,跟“寡婦年”對應的忌諱就是忌婚嫁。

2019“寡婦年”來了怎麼辦?專家科普:不宜結婚真荒唐!

而如果可以避開這種所謂的“寡婦年”而閃婚或者推遲結婚,要麼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要麼就是本就有計劃的日子被打亂,哪一個都不划算。

而如今,我們要以科學的眼光看待問題,沒有的事情就不要再一直傳播下去了,避免造成人們之間的嫌隙。年輕人思維更新比較快,也需要與家人共同協商。而老家的文化習俗,有意義的也可以遵從。這樣,才能生活中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