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經濟世界巡禮 2|「菊花與刀」日本


加密經濟世界巡禮 2|「菊花與刀」日本


在加密經濟視角下,澳大利亞不只有黃金海岸,還是行業應用全球領先的數字資產主體市場之一;加拿大不只是五大湖、育空河,也是在美、日、中、俄等大國之間保持微妙均衡的沉睡之熊,在秀美山川和英法二元文化背景下,誕生了黑莓、龐巴迪等科技巨擘;以色列不只是死海、哭牆,還是教育經費投入佔比位居世界第一的科技創新高地……

《加密經濟世界巡禮》是加密谷(微信號:CryptoValley)精心打造的主題系列。國慶期間我們將連續推送七篇,帶讀者領略環球七國的風光美景與加密經濟。祝加密谷的讀者諸君節日快樂!

加密經濟世界巡禮 2|「菊花與刀」日本

國慶黃金週 日本旅遊小貼士

遊玩日本不可錯過的是日式庭院,賞秋不可錯過的是秋季紅楓。如果將優雅的日式庭院與燦爛的秋季紅葉結合,會是怎樣一副奇妙的畫卷?

只在春秋兩季開放的“京都瑠璃光院”,便是一個絕佳的日本賞秋之選。因庭院中琉璃色青苔的沉靜綠意、多色楓葉的光影繽紛,得名為“琉璃光院”。當你穿過錦繡斑斕的楓葉小徑,在別緻高雅的書院小坐片刻,聆聽庭院青苔間的涓涓細流,寺外的喧囂便會蕩然無存,心中萌生忘卻一切的暢然。

加密經濟世界巡禮 2|「菊花與刀」日本

位於青森縣十和田市的“蔦沼”,亦是頗具盛名的日本賞秋聖地。因旁邊赤倉嶽火山的緣故,誕生了大大小小的沼澤,蔦沼是其中最大的一個。當紅葉盛開之時,整個山巒都被染成朝霞之色,鏡面般寧靜的湖水也被染成火紅,這絕美的景色被稱為“蔦沼朝燒”。

6月末,知名財經媒體《第一財經》報道稱,因數字資產在日本監管態勢趨於嚴苛, BTC 大跌9%。

日本雖是經濟大國,但近年來在新興科技領域鮮有發聲,為什麼一個普通的監管動作會對以去中心化著稱的加密貨幣世界造成重創?

本文試圖從發展動因、市場演變、監管立法、明星項目等維度對日本數字資產市場進行深度解讀。


加密經濟世界巡禮 2|「菊花與刀」日本


日本佔全球 BTC 交易量的60%在數字資產世界舉足輕重

Coindesk 7月26日發佈的報告指出,亞洲是 BTC 的主要市場。全球 BTC 交易中,日幣最為活躍,其次才是 USDT、美金、歐元。主流數字資產交易數據商 CoinMarketCap 的研究成果也支持這一論點。據稱,日元的 BTC 交易佔全球數字資產日交易量的60%以上。考慮到 BTC 在數字資產界的“硬通貨”地位,日本在加密世界的影響力可想而知。

截至2018年5月,日本已經有超過66個在線平臺、255個公司能直接用 BTC 進行結算。金融廳稱,能用 BTC 結算的店鋪已經有52190家,能用 ETH 結算的有80家,還有一些店鋪支持小幣種。

日本金融廳勒令多個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加強反洗錢監管機制後,BTC 應聲大跌,達到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他主流的幣種如以太、瑞波、比特現金和萊特亦然,跌幅在7%至11%之間。

日本能夠在數字資產世界擁有如此大的影響力,背後的故事還要向前回溯。


加密經濟世界巡禮 2|「菊花與刀」日本


日本政府欲借數字資產提升國際地位

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滅,金融體系受到重創,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數字資產的出現,為日本實體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日本政府希望通過貨幣改革,建立一套獨立於美國的貨幣體系,逐步擺脫對“美元經濟”的依賴,重振大國地位。

2016年5月25日,日本國會通過《資金結算法》修正案,將數字資產正式納入法律框架,成為全球首個為數字資產交易平臺提供法律保障的國家。隨後,金融廳相繼為16個數字資產交易平臺頒發牌照。

2017年4月1日,日本內閣正式頒佈《支付服務修正法案》,BTC 等數字資產的合法性得到承認。此前,內閣已經通過系列法案,認定數字資產具備“類財產價值”,可用於支付和數字交易。從而確立了日本在亞洲數字資產市場的領跑者地位。

日本人對個人信息極度敏感,對現金的依存度非常高,數字化進程緩慢,離“無現金社會”目標還很遙遠。杭州這樣的無現金城市在日本是天方夜譚。數字資產產業有望改變這一現狀。

2017年,BTC 價格飆漲引發了全球興奮,越來越多的日本民眾對數字資產產生了興趣。這一年,日本有11家數字資產交易平臺被批准運營。傳統巨頭如 Rakuten 和 Line 紛紛下海,要麼直接創建交易平臺,要麼火速推出專屬數字資產,更出現了 Cardano (ADA) 這樣的明星項目。

立法機構也迅速響應,希望以數字資產作為工具刺激經濟疲軟。2018年06月,日本副總理麻生太郎宣佈,計劃取消數字資產資本所得稅,轉為與股票交易一致的統一稅率。這對市場無異於強心劑。

繁榮景象之下,投資者的耳邊卻頻頻傳來不和諧的聲音,那就是,他們的投資權益其實並無多少保障。


加密經濟世界巡禮 2|「菊花與刀」日本


交易平臺頻頻被盜,監管政策幾經變更

2014年2月,總部位於日本東京的全球頭號 BTC 交易平臺 Mt .Gox(俗稱“門頭溝”)因為被盜而破產。85萬個 BTC 憑空消失,直接經濟損失達4.5億美元。

此後,日本的 BTC 市場陷入一片沉寂。在政府主導下,日本成立了數字資產業者協會(Japan Authority of Digital Assets),為虛擬貨幣交易、監管、反洗錢等領域制定了詳細的行業監管規則。

2016 年 3 月,政府監管框架法案正式提交至日本國會;同年 5 月,日本政府對《支付服務法》和《防犯罪收益轉移法》進行了修訂,進一步對數字資產的交易進行了嚴格控制。

在政府的一系列“有形之手”的監管之下,日本 BTC 市場逐漸走出了陰霾,交易量開始大幅回升。

三年過去了,日本投資者已經陷入集體癲狂。今年1月,日本數字資產市場再次傳來噩耗,數字貨幣交易平臺 Coincheck 宣佈,價值5.3億美元的新經幣(NEM)被盜。

案發後,日本金融廳迅速收緊監管態勢,於5月前後入駐各大數字資產交易平臺,進行了地毯式搜查。從財務報表、員工背景到交易系統版本記錄,金融廳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希望能夠通過此次徹查肅清市場風氣。

民眾踴躍參與,交易平臺頻傳醜聞,這些都是碎片式影像,但真正導致日本數字資產市場呈現此種結構的背後,其實另有原因。


加密經濟世界巡禮 2|「菊花與刀」日本


日本市場特殊性,財閥壟斷經濟命脈

日本的壟斷性財閥掌握著這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傳統行業自不待言,數字資產也是如此。目前,日本的區塊鏈技術實踐都是從瑞穗銀行、三井住友、三菱 UFJ 這樣的壟斷性大銀行開始的,而非民間自發的自下而上的技術性顛覆。日本金融廳組織的金融科技實驗,首先實施的對象也都是壟斷性財閥。這點和中國式的野蠻生長截然不同。


加密經濟世界巡禮 2|「菊花與刀」日本


去中心化市場有助於打破財閥壟斷,出現了明星項目 Cardano

2015年,被譽為“BTC 補丁”的日本區塊鏈明星項目 Cardano 問世,其系統代幣名為 ADA。該項目被加密世界看做 EOS 最大的挑戰者,核心開發團隊成員均有比特股、以太坊和東京大學研究院等學、商背景,旨在解決當前數字資產市場的可規模化性、可互操作性和可持續發展性等問題。該項目90%的投資者是日本人。


加密經濟世界巡禮 2|「菊花與刀」日本


觀念前瞻,成果斐然,仍需變革

日本是史上首個承認 BTC 合法地位的國家,更是首創全國性「加密貨幣自治行業協會」的國家。

目前,日本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集傳統證券市場的券商、證監、結算、基金等角色於一體,權力過於集中,黑客用技術手段盜取財產只是行業亂象的冰山一角。

在全球的區塊鏈熱潮下,日本銀行業積極擁抱變革,大企業紛紛下海,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行業內部也在深刻反思過往的發展之路,積極推行行業自律。相信隨著技術發展進程加速,能夠看到更多的區塊鏈應用早日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