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催」的大學,曾是煤炭行業的黃埔軍校,如今被礦大甩幾條街

說起我國的大學發展史,有堅持走自力更生豐衣足食路線,有靠合併周邊弱小高校來增加自身實力。如浙江大學通過合併杭州大學、浙江醫科大學、浙江農業大學,不僅豐富了學科的種類,而且在綜合實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近幾年在各種類別的高校排行榜中,浙大都呈現出爭三保五的局面。基本和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同屬一個檔次。

“最悲催”的大學,曾是煤炭行業的黃埔軍校,如今被礦大甩幾條街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這所大學,曾經相當風光,如今很少被人提及。它就是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原名阜新礦業學院。早期煤炭是我國主要能源支柱,經濟要發展,必須要有足夠的能源才能讓機器動起來。因此煤礦行業也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同時也造就了很多千萬級別的煤老闆。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成立於40年代末期,在那個時期它是一所非常著名的大學,不僅是我國煤炭行業的領頭羊,還是世界礦業發展史上最重要的研究機構大學之一。在礦業類大學中,實力完全可以和中國礦業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比肩。如今礦大和地大都是211工程和小985大學,遼工大混得太慘了,曾經是煤炭行業的"黃埔軍校",如今在國內排名200名開外。被礦大不知甩了多少條街。

“最悲催”的大學,曾是煤炭行業的黃埔軍校,如今被礦大甩幾條街

有網友認為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成為“最悲催”大學,主要有這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受困於地理位置,一個三線城市怎麼能和武漢、北京一線發達城市相提並論,地域對一所大學影響到底有多重要,只要看蘭州大學就知道,作為一所老牌的985大學,排名不忍直視;第二近些年盲目擴招,然而硬件卻跟不上,結果無法培養出優質人才。

不過遼寧工程技術大學以煤炭相關的專業還是依然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如採礦礦類專業,早期的積澱,如今仍和中煤能源集團、中平能化集團、大同煤業集團等國內大型企業簽訂了實質性校企合作協議,就業率方面還是非常有保障的。早期據說我國前十的煤炭企業70%以上董事長或經理都畢業於遼工大。

“最悲催”的大學,曾是煤炭行業的黃埔軍校,如今被礦大甩幾條街

如果有興趣從事煤礦類行業的學生,這所大學性價比還是很高的,分數一本壓線就能上,不過像採礦工程、安全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資源勘查工程、軟件工程、測繪工程、環境工程被認定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專業相對分數高一點,但不會太離譜。相比地大和礦大還是低很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