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广播《广东体育40年》之“改革开放之初的广东足球”

1978年,中断了12年之久的全国足球甲级联赛和升降级制度恢复。广东队在16支甲级队中排名第五。1979年,广东青年足球队蝉联全国联赛冠军。1980年,古广明、杨宁、陈熙荣、容志行、蔡锦标随中国足球队参加第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亚大区预选赛第一阶段比赛,获第四组第一名,容志行获“最佳攻击球员奖”。

1981年广东省足球协会正式成立。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广东足球队获亚军。1984年,广州白云山制药厂与广州市体委签约联合办广州足球队,该队改名为“广州白云山制药厂体协足球队”,简称“广州白云足球队”,这是中国第一支企业与体委合办的运动队。

1985年1月2日,广东足球队与广州万宝冰箱厂共建的“广东万宝足球俱乐部”成立。2月,广州足球二队与广州华南缝纫机工业公司共建的“广州华南足球队”成立。同年,广东万宝队和广州白云队在足协杯赛中分获第二、四名,在全国甲级联赛中分列第五和第七。

同年,池明华、麦超、吴群立、郭亿军入选中国二队,参加第十三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获第三名,这是历史性的突破。吴群立射入6球获金靴奖。

1986年,为备战第十届亚洲运动会,中国足球队组成红队和黄队角逐代表资格,广东王惠良、郭亿军、麦超、赵达裕入选红队。同年,在第三届中国足协杯赛中,广东万宝队获第三名,而平均年龄仅20岁的乙级新军万宝二队却跃居第四名。

1987年12月5日,广东足球代表队在与辽宁队决赛中以1:0夺得第六届全运会足球冠军。同年,省足球协会换届,名誉主席有梁灵光、杨康华、霍英东、曾宪梓,主席为董良田。

1988年全国甲级联赛赛制更改。由1986年甲级队和乙级联赛前4名进行两个阶段循环赛,名列前8名的队参加第二年的甲A联赛。广东万宝队、广州白云队在张小文、郭亿军、 谢育新、孔国贤、麦超、吴群立上调国家队的情况下,分别获得甲级联赛第五名和第七名,取得参加1989年甲A联赛资格。同年7月,第八届亚洲俱乐部杯足球赛第六组预赛在广州举行,中国广东队获第二名,取得复赛资格。10月在广州、佛山、番禺举行复赛A组比赛,中国广东队又获第二名。

1988年11月,广州市“万宝杯”国际友好城市足球赛在天河体育中心举行。参赛的有联邦德国法兰克福队、新西兰奥克兰队、日本福冈队和广州市队,新西兰奥克兰队夺得冠军。

同年11月,佛山市发展足球基金会和佛山足球队成立。这是在中国足球职业化进程中继“白云模式”、“万宝模式”之后出现的“民办官助”新模式。由佛山市30个企业联盟,集资500万元,组成该基金会和球队;佛山市政府给予资助,支持足球改革,在生活上关心运动员和教练员,允许随队家属落户佛山。

冬训期间,中国足协在广州举办首届五人制足球邀请赛。广东万宝队夺得冠军。

1989年1月,广州市体委与白云山药业公司签订协议, 扩大白云足球队为足球俱乐部,统管一、二、三线队伍,以利于队伍的衔接。一队队员大多来自原华南队,主教练为谢志光,二队主教练为陈奕明。

白云足球俱乐部为提高队员训练自觉性,对职业化的管理制度作出新的尝试,即实行球员生活自理的走训制,打破了队员集中住宿的一贯制。

在1989年的全国甲级联赛中,广州白云一队处在调整期, 结果列第八名。广东万宝队则位列第六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