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華南板塊,順德南部的「趕」與「超」

點擊藍字

对标华南板块,顺德南部的“赶”与“超”

關注我們

90年代末,華南板塊橫空出世,造就了廣東地產界的奇蹟。如今,將近20年過去了,第一代華南板塊已成為歷史的豐碑,整個片區出現了飽和。

那麼,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誰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華南板塊,承接廣州核心區的居住外溢?

9月13日,“聚力灣區之心、順德南部崛起”順德南部新區發展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與會專家指出,順德南部,即杏壇、均安、勒流以及容桂靠近廣州南沙及番禺,地理位置優越,坐擁大灣區規劃建設和“十三五”規劃利好,因不限購承接灣區價值外溢,有望在這一輪的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下一個華南板塊的塑造者。

對標華南板塊,順德南部的優勢和挑戰在哪裡?

对标华南板块,顺德南部的“赶”与“超”

城市南拓:

順德南部承接廣州外溢打造宜居之城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建築學院院長趙紅紅認為華南板塊的崛起與城市中心外拓不無關係。“當時廣州城區已經受到空間的侷限,當時沒有三舊改造,也沒有工廠搬遷,廣州新的開發居住區會在哪裡?”當時番禺有地價優勢,品牌開發商聚集於此,成就了華南板塊。

如今,跟當年的華南板塊一樣,順德南部生態環境優越,宜居宜住,成為城市中心外溢的承接地。目前,順德南部片區吸引了萬科、中海、碧桂園、美的、龍光等品牌開發商進駐,該片區價值受到追捧與認可。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處處長丁力指出,從地理區域上看,順德是連接廣佛肇、珠中江經濟圈的關鍵節點,是名副其實灣區“地理中心”,順德南部新區在城市發展新格局中的戰略地位,是粵港澳大灣區時代的下一個風口。

軌道時代:

順德南部要超越 “華南板塊”板塊

儘管順德南部與華南板塊在先天條件上、發展機遇上有類似之處,但兩者所處的時代語境截然不同。

趙紅紅指出,華南板塊對接的是廣州主城區的外溢。當時處於汽車時代,選擇在華南板塊居住,在天河上班,可接受的空間距離僅30-50公里。但是如今,順德南部處於軌道交通時代,人們通過軌道交通,可以接受的空間距離達到了100公里乃至200公里以內。“在香港工作,在順德居住,會變成現實。”趙紅紅說。

同時,要看到處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語境之下,順德南部將承接大灣區,尤其是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四個核心城市的外溢。當年選擇在華南板塊置業的人群以廣州的白領、知識群體為主。但現在順德南部新區要吸引大灣區乃至全國、全球的人才精英,勢必要成為升級強化版的“華南板塊”。在規劃先行、產業助推之下,順德南部,開啟大灣區新的宜居宜業新模式。

專家建議:

做好規劃、夯實產業 警惕睡城

对标华南板块,顺德南部的“赶”与“超”

與華南板塊“一張白紙”的發展軌跡不同,順德南部享有天然的產業優勢,政府規劃先行,也讓順德南部片區搶佔了發展先機。

佛山市順德區規劃學會秘書長許紅衛指出,順德南部新區中的杏壇、均安、勒流及容桂等各個區域的均有核心優勢及特色,產業方面,政府投入600億元打造軍民融合發展創新試驗區,打造產城人融合發展新格局。宜居方面,中海、萬科、碧桂園、美的置業、龍光五大開發商進駐,提升城市生活品質。

佛山市城市規劃設計院副院長李漢飛建議,該片區在今後的發展中一定要保持好原有的生態優勢,注重整個南部藍綠空間的分佈,必須要控制水體,生態綠地。同時,在實施配套方面,道路基礎設施、規網基本上成型,還有城市功能區的安排,包括產業、居住,基本上都是按照規劃,避免產業居住干擾的問題。

華南板塊曾經歷過“先是臥城,然後再形成產業,最後片區發展”的過程,順德南部要避免走這條老路要抓住當下軍民融合產業熱點,尋找新一輪的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產業,這樣未來該片區才能形成高端產業與高端人群的聚集,再加上高端居住環境的搭配,成為大灣區語境下的“新華南板塊”。

樓三姐(公眾號loushisanjie)||我們挖掘故事和真相

關注我們,加入樓三姐群,或許可以幫你找到真相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