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桑梓情:「華燦芯」光照家鄉發展路

昨天,站在華燦光電一期廠房的連廊上眺望不遠處正在施工的二期工程現場,華燦光電(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福雲面帶喜色:“這個月就能正式投入使用了。”

義烏是周福雲的家鄉,華燦光電義烏廠區是周福雲帶給家鄉最好的禮物。

拳拳桑梓情:“華燦芯”光照家鄉發展路

和大多數義烏的“創一代”一樣,周福雲年少時也受過貧窮的苦。“40年前的義烏很落後,尤其是我們鄉下,吃飽飯都成問題。”1980年,周福雲從學校畢業後,從傳統貿易起家,賣過小商品、辦過服裝作坊、開過塑料彩印廠,始終緊扣義烏市場發展的脈搏。20多年的時間,他積累了豐厚的資產。如果,當時的周福雲選擇了滿足現狀,那麼也就不會有今天義烏的“光源小鎮”。故事的轉折,發生在2005年。

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周福雲接觸到了鄰村一位打算從事LED芯片生產的海歸博士,在得知其團隊苦於空有技術、沒有啟動資金之後,周福雲敏銳的商業嗅覺再次發揮了作用。

“雖然當時不懂LED,但是聽了他們的介紹,我覺得這個行業市場很大,只要他們有技術,我願意投資。”之後,周福雲離開義烏前往武漢,和海歸博士團隊共同創辦了華燦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離開義烏時,義烏已經發展得很好了,徹底擺脫了以前一窮二白的面貌。”周福雲說。

事實證明,周福雲當年的決定沒錯。2009年,LED產業迎來春風,華燦光電每天擴產,銷售額每月翻番,年底盈利2800多萬元。2010年,華燦光電年毛利達到1.1億元。2011年,獲淨利潤1.23億元。2012年6月1日,華燦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短短几年時間就發展成為行業內龍頭企業,周福雲也成為了LED芯片生產行業的領軍人物。

“身為義烏人,我始終想回到家鄉。”根在義烏,心繫義烏的周福雲等來了機會。招商團隊的義烏話讓他倍感親切,一大波優惠政策讓他看到了光明前景,儘管當時董事會有著不同的聲音,但經過他反覆“遊說”,終於把項目帶入義烏。2016年的農曆正月初六,首屆世界義商大會上,周福云為家鄉帶來了一個“新春大禮包”——總投資60億元的華燦光電LED外延、芯片和藍寶石加工項目落地義烏。

華燦的迴歸填補了義烏乃至全省LED產業鏈上游的空白,發展和帶動了整個信息光電行業下游的產業鏈,促進了義烏財政收入的持續增長,對義烏製造業轉型升級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華燦光電的帶動下,瑞豐、木林森、愛旭、東方日升等10多家上下游企業先後“逐光”而來,打通了LED全產業鏈,全面投產後將佔有國內LED產業20%以上的份額。

讓家鄉掌握LED行業話語權,是周福雲一直以來的心願。義烏政府提供的好服務、良好的營商環境讓他“加速”實現心願,一期工程從開工到投產,耗時不到一年。如今,華燦光電義烏廠區已經是亞洲單產最大的LED芯片生產廠區,是義烏製造業上無比燦爛的一筆。

比話語權分量更重的,則是伴著產業鏈而來的高科技人才。

今年9月21日,周福雲受邀參加由中國義烏網策劃的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我是家鄉代言人”網絡直播,與網友分享企業如何依託人才做大做強。直播中,周福雲化身主持人,帶領廣大網友參觀華燦光電,並三次將“發言權”轉交給企業引進的人才,讓他們與網友分享自己享受到的人才紅利。

“沒有人才,高新技術產業無法發展。正因為有這些人才的支撐,華燦光電才能有今天的發展壯大。現在我和很多研究院保持良好關係,鼓勵人才來到義烏、紮根義烏,為義烏的長遠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周福雲說。

彈指一揮40年。從一窮二白的落後基礎設施,到環境優美、功能完善的美麗城市,從擺脫貧困到邁向富足,從率先開放市場到不斷做優做強營商環境,如果要用一個詞形容義烏這40年的變化,周福雲給出的答案是“天翻地覆”。

“回來,回對了!”周福雲說。

拳拳桑梓情:“華燦芯”光照家鄉發展路

中國義烏網 羅德慧/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