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拈花一笑的法门与中国禅宗

佛陀拈花一笑的法门与中国禅宗

世尊云,人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种烦恼。所以,世尊菩提树下了悟后,宣讲佛法四十九年,对应八万四千种烦恼讲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因为每个人根器机缘不同,烦恼迷障也不同,需要不同方式来接引度脱,明心见性。这八万四千中法门中,其中一项法门便是拈花一笑。

话说,世尊有一日,在灵山会上说法,梵天(婆罗门的三主神之一)用金色菠萝花献于世尊,请世尊说法。世尊默然不语,拈起一朵花来,对众人一转。众弟子无人能解,唯有大弟子摩诃迦叶轻轻一笑。世尊看着迦叶,知道他已经领悟,便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而这种拈花一笑的法门,便是后来的禅宗。

这种法门传入中国已经是南北朝的时候了。南朝梁时,有一位印度的法师来到中土,他叫菩提达摩,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他有一首偈子:“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所谓“一花”,可以说从达摩一直到六祖是一脉相承的禅宗法脉,然后下面开出五个宗派。

佛陀拈花一笑的法门与中国禅宗

中国真正的禅宗是从六祖惠能开始的。六祖生在初唐,弘法在中唐。六祖门下,第一代到第九代,基本是在晚唐时期和五代时期,一共有150年左右。禅宗就在这个时期蓬勃发展。而就在这个时期,中国佛教经历了一场空前的灭法运动——唐武宗会昌法难。因为唐武宗笃信道教,深恶佛教,当时藩镇割据,他又急需筹措军费。从会昌二年(842年)开始渐进地进行毁佛,在会昌五年(845年)达到高潮,于会昌六年(846年)武宗死后终止。那时中国僧尼是30万人左右,被迫还俗的有26万人之多,毁掉的寺院有四万多所,各宗的经典、寺院几乎全部被破坏了。

经过五年的会昌法难之后,很多和尚都还俗了。到了唐宣宗,开始恢复佛教。寺院是恢复了,但已经没有和尚了。这时禅宗和尚就从水边、林下走出来。他们有庙可住了,也就把很多的寺院改成了禅室。禅宗正好借这样一个机会有了一个发展空间。这就是说,从当时的政治环境来看,禅宗取得蓬勃发展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情。当然,禅宗的发展从根本来说是跟它的教法有关。

中国禅宗自此开枝散叶,蔚然五宗,沩仰宗、曹洞宗、临济宗、云门宗和法眼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