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透」的梅永紅:從普通農民到市長再到碧桂園

“看不透”的梅永红:从普通农民到市长再到碧桂园

三年前因辭去山東濟寧市長下海經商而在網上爆紅,“前廳官”梅永紅近日又“火”了,再度“跳槽”。輿論再次譁然,“不安分”的他又要出來“搞事”了?

他生於湖北黃梅一家普通的農戶家庭,與常人稍有不同的是,自小頗能“唸書”。18歲,梅永紅離家,赴華中農業大學農學系讀書。同窗好友楊祖榮對他的印象是,冬季陰冷,很多學生都在襯衫外套上毛衣禦寒,梅永紅沒有毛衣,襯衫套襯衫,套了好幾層。

梅永紅說,他骨子裡一直刻著農民的印記。他不到十歲就在稻田裡插秧,一下田,泥水就沒到大腿根。他經常從家裡挑糞往田裡灑,糞桶磕碰到石頭上,時常濺得一身汙物。那個年代,吃不飽穿不暖常有,因此“稼穡農桑”在他看來一點也不“浪漫”。“大學畢業之前,我最大的夢想就是跳農門,希望不再做農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能吃飽、穿得體面是他的夢想。

大學畢業後,梅永紅先後在農業部、國家科委、科技部工作了23年。2010年,作為中組部特意篩選的66位赴地方鍛鍊的中央廳官之一,梅永紅來到山東濟寧,先後任濟寧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後成為市長。由此可見,在“組織”的眼裡,梅永紅“又紅又專”,是個值得培養的對象,仕途前景良好。

但梅永紅卻做了另外的抉擇!

2015年9月1日,梅永紅以濟寧市市長身份在當地媒體上最後露面;9月6日,《大眾日報》發佈其辭職的消息;9月9日,華大基因宣佈梅永紅將出任華大基因深圳國家基因庫負責人。從辭職到另謀高就,僅短短3天,可謂神速。如此短時間安排好“退路”,可見其“老謀深算”。

“看不透”的梅永红:从普通农民到市长再到碧桂园

關於梅永紅的“出走”原因,坊間流傳著不同版本的傳聞,媒體普遍解讀的原因是,其嫌棄收入太低,不足以養家餬口。從中國曆代官員的俸祿和官場流風來看,如果一個官員完全循規蹈矩,僅靠俸祿養家,的確不易。如果梅永紅真為此原因下海,實為難得。

其實,早在辭職以前梅永紅就與華大基因有了頻繁的交集。2012年梅永紅帶領濟寧市考察團訪問華大基因,此後濟寧市與華大基因就多項目進行了合作。2013年,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多次到濟寧考察,並與濟寧市合作建立了“生命醫學聯合實驗室”。在與汪建的多次接觸中,汪建的狂放不羈、樸實而執著的個性給梅永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兩人在對生物科技的“瘋狂中”找到了默契、甚至惺惺相惜。在這樣的背景下,梅永紅選擇華大基因這一去處也不足為奇了。

但梅永紅的腳步依然保持著不斷前進的動力,他還在尋找更能體現自己人生價值的領域。2018年,他似乎在碧桂園找到了這種價值,7月底,有關其去向引來了碧桂園與華大基因的“爭搶”。從碧桂園展現的聲勢來看,顯然非梅永紅不可。但華大基因關於梅永紅的去留問題也遲積極爭取態度,在其最終花落誰家沒有落錘定音前依然不好揣度。

碧桂園,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就是一個房地產企業,顯然,“梅叔”不可能跑去賣房,而是搞“農業”。

實際上,經過多年快速發展,房地產企業已過了“黃金期”,農業領域對碧桂園來說,未嘗不存在轉型求變的戰略機遇。按計劃,碧桂園將採用全世界最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設備,以大規模種植為主,養殖為輔,進軍現代農業。

而對梅永紅來說,碧桂園農業板塊為其提供的崗位好似為其量身定做。梅永紅有在農業部和科技部20多年的工作經歷,加上5年濟寧市長的履歷,如此豐富的閱歷,在楊國強看來,有梅永紅來負責碧桂園農業板塊最合適不過。

儘管兩個企業對梅永紅的去向做出了“妥協”與“合作”,然而這對梅永紅未必是一種好事。在缺少“合作精神”的中國企業界,任何有雄心的企業家都希望在有潛力的領域“操之於我”,而不是“與人分羹”。很多大型企業合作最終以分手告終便是證明。

本文有刪減,若需《中國職業經理人》原文本閱讀、商務合作

,請聯繫本社

曹女士:023-65356251 手機:185-2398-6739

“看不透”的梅永红:从普通农民到市长再到碧桂园“看不透”的梅永红:从普通农民到市长再到碧桂园

推動建立中國職業經理人制度

推進建設中國特色職業經理人隊伍

推行建造中國職業經理人公共服務市場體系

推廣培育中國職業經理人新文化和社會生態環境

為職業經理人服務 為企業服務 為會員服務

長按下方二維碼,點擊識別,訂閱更多精彩內容

“看不透”的梅永红:从普通农民到市长再到碧桂园
“看不透”的梅永红:从普通农民到市长再到碧桂园

歡迎關注重慶職業經理人協會官方微博獲取最新資訊

中國職業經理人雜誌

Chinese Professional Manag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