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院門,古城曾經的繁華

在古城西安鐘樓西南隅,隱於阡陌小巷之間,有這麼一處清代古建,在古城的歷史演變中曾書寫過這座古城的繁華,那就是與鼓樓以北的北院門遙遙相望的南院門。


南院門,古城曾經的繁華

遠在隋唐時期,這片區域還不叫南院門。是被唐長安城內的皇城所囊括,屬於掌管畜牧業的太僕寺所在,唐末將該區域改建為居民坊。

南院門,古城曾經的繁華

原巡府衙門

清初,這裡成了川陝總督的行署。與在鼓樓以北的北院門陝西巡撫衙門形成兩衙署一南一北隔西大街相望的格局,南院門也因此得名。後隨總督管轄區域調整成為陝甘總督行署。清中期,陝甘總督行署移駐到蘭州後,南院門衙署便空置了,1900年10月26日 躲避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進入西安,陝西地方官員才將南院衙署收拾出來做為慈禧行宮,逃難的慈禧過慣養尊處優的生活,因條件有限而搬至北院門居住,南院門因此成了陝西巡撫部院的新署。

南院門,古城曾經的繁華

原巡府衙門東花園後改為亮寶樓和中山圖書館

清政府為了加強對西北的統治,把這座西北重城變成了龐大的兵營,在城區,鐘樓連接的南北大街以東區域修建了八旗駐防城(滿城)和漢軍駐防城(南城),西北區域的大部分則分別進駐了撫標中營、副中營衙門和南、北校場等部隊單位,城裡僅剩西南隅成為居民最集中的地方,因而也促成了當時民間經濟與文化的繁榮景象。

南院門,古城曾經的繁華南院門,古城曾經的繁華​​

早期南院門古舊書店

自民國時期至解放後,南院門一直做為地方政府的機關,發揮著重要作用。陝西省議會、國民黨省黨部等都曾佔駐南院門。1949年至1954年,是陝西省人民政府的辦公機關。1954年至2011年2月21日,是中共西安市委員會辦公場所,至現在市政府的北移,碑林區政府又移了進來。

南院門,古城曾經的繁華

南院門,古城曾經的繁華

老字號春發生的葫蘆頭

厚重的歷史,成就了南院門曾經的輝煌。歷史的變遷,成就了許多老百姓耳熟能的老字號,至今津津樂道。

金銀首飾老鳳祥鐘錶眼鏡大西洋

綾羅綢緞老九章布料得到長髮祥

配鏡要找德華齋購置鞋帽鴻安祥

上海鐘錶亨得利要買百貨慧豐祥

明清竹器竹笆市還能來這把牙鑲

木偶雜耍買藝人惹得行人翹首望

賣茶奶奶在粉巷工藝作坊在澇巷

高朋滿座春浴池紅星浴池也不瓤

上海理髮堪高檔小姐太太常來往

大芳照相第一家虎城將軍照過相

東風劇院唱大戲萬眾爭看梅蘭芳

筆墨紙硯文寶齋古舊書店歷史長

娃娃書攤滿街擺少年之家兒童強

稻香村的糕點甜南華公司吃洋糖

樊記臘汁肉夾饃粉湯羊血名老王

春發生的葫蘆頭韓記湯圓掛粉湯

甑糕麻花是早點醪糟胚子蛋花黃

先進食堂喝豆漿回民店裡胡辣湯

羊肚羊頭挎籃藍挑擔挷挷肉飄香

南院門,古城曾經的繁華​​​

藻露堂原名德潤堂,始建於明朝天啟二年。(1622年)比創建於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早了47年,2002年因擴建道路被拆除。

南有國醫王國安西有第一百貨場

鹿茸人參普太和牛黃安宮達人堂

五洲世界大藥房想生貴子藻露堂
南院門,古城曾經的繁華1902年的南院門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