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等煙雨,我在古宛城等你

李萍

秋雨纏綿,天色憂鬱,這個國慶假期,如此適合懷舊。


古宛城街巷內,樹老牆頹,沉寂飄零,總有一股歲月沉澱的氣息在長長的巷子裡冉冉溢出,讓人容易在這朦朧的意境裡隨著想象回到往昔。
來吧,打一把雨傘,踩著透著亮光的雨水路,在輕輕搖曳著的溼潤平凡的時光裡,在那些我們看得到和看不到的角落裡,思量一番古城風雲,品味一下俗世煙華。

天青色等煙雨,我在古宛城等你

南陽府衙,踏上它門前斑駁的石板,似乎可以聽見歷史悠長的迴音……
坐北向南,軸線對稱,古舊的灰色營造出古樸深遠的味道,讓人看得到歷史的浸潤

天青色等煙雨,我在古宛城等你

民主街曾名察院街,原因就是位於其東段的南陽察院。
曾經的察院規模,可與南陽府衙相媲美
可惜,那只是“曾經”,如今它早失去了往日的恢宏,僅存的房舍已為現代學校所用

天青色等煙雨,我在古宛城等你

復興昌,三處院落,清末至民國時的著名商號,以經營醬菜和日雜聞名
如今,復興昌房舍仍存,只是極為破敗,院落裡雜亂地住進了人,再沒了昔日的風華繁盛


站在舊日商號門房前,雨聲滴嗒,順著屋簷淌下,不知怎的,瞬時給我一種韶光易逝的慨嘆

天青色等煙雨,我在古宛城等你

淅川會館。小青瓦,花格窗,舊日大概的容貌還在
也許它沒有社旗的山陝會館有名,但亦是清末民初南陽商業繁榮的見證
半開的紅漆門,總讓我有一種恍然隔世的感覺,好像返回歷史深處,有時也並不那麼難

天青色等煙雨,我在古宛城等你

閆天喜餃子館。其源起“六指餃子”,為南陽名吃
古宛城舊日名吃不少,六指餃子,謝頂大果子,楊老四胡辣湯、長春軒滷肉……
只是,很多美食傳奇都已成為歷史,只在民間老人間流傳,只留下“閆天喜餃子館”和“復興昌”兩處古建,在車水馬龍中挽留過往

天青色等煙雨,我在古宛城等你

拱辰臺。高臺之上有簡陋的房舍,人在臺下扣門,十有八次不開,裡面總是一片靜寂
這個明嘉靖年間郾城府鎮國將軍在古鐘樓舊址改建的拱辰臺,曾是老南陽計時的重要依據,也是報警防災的重要工具,如今常常關在一扇門後
儘管無法入門看它,但我熟知它的模樣,青磚砌築,磚已斑駁,若沿石階登上臺頂,也看不到往日的鐘與鼓,晨鐘暮鼓早成往事……

天青色等煙雨,我在古宛城等你


上為楊廷寶故居, 很難得,老城區裡還有楊廷寶故居、董作賓故居,張嘉謀故居這幾處名人故居,未被滾滾的發展洪流湮沒
主人已去,故居里難覓到他們曾經生活有關的什麼印記,有的大門緊閉,有的人員雜居,有的成了餐館,舊牆老瓦依舊,想必它們會在沉默中懷念過往

天青色等煙雨,我在古宛城等你

王府飯店內的南陽府文廟大成殿,初建於清順治十年,為舊時祭祀孔子的廟堂和講學之所
說到孔子,我很想多說幾句。在不少年輕人眼中,他也許只是教科書上那張年老的畫像,俯身頷首,謙卑慈祥,是個滿口之乎者也的老夫子


不過,在我眼中,孔子不是故紙堆裡的那個老者,也不是那個低首謙恭的坐像,走近細讀他,會發現他作為一個人的鮮活生動
他一路風塵僕僕,十數載顛沛流離,遍訪諸侯卻到處碰壁,但依然保有個人的氣節,也保有自己的人情味。我喜歡他說的“朝聞道,夕死可矣”,喜歡他說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喜歡他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喜歡他說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他是個有趣的人,說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他是個有人情味的人,弟子顏淵死了,他哭得很悲痛,還連連嘆著說“老天爺真要我的命呀”(噫!天喪予!天喪予!);我也覺得他很可愛,自個偏袒了魯君,被別人指出後,便說“我真幸運呀,假若有錯誤,人家一定給指出來”(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還好,南陽不僅有府文廟,還有縣文廟,儘管,都只是殘存了部分

天青色等煙雨,我在古宛城等你

解放路,聯合街,還有不少建於清末民初的歷史商鋪
磚木結構,鋪榻板門,木格窗欞,斑駁滄桑的青磚灰瓦演繹著一幕幕歲月往事
只可惜,它們被諸多鐵藝商鋪佔領,失去了應有文化韻味,在火花四濺中殘喘苟活

 

天青色等煙雨,我在古宛城等你


宛城驛,老木器廠房深處,曾是南陽境重要的驛站
雖經修葺,卻與雜草相伴,與髒亂惡臭的禽類銷售處相鄰,策馬傳書早遠去,唯有老房寂寞靜立



還有唐王府,玄妙觀,三皇廟,孫家樓……
有的獨居一隅,有的身處鬧市,熱鬧也好,寂寞也罷,往事都成過眼雲煙,唯有建築靜默如初,以此來儲存和喚醒記憶
而古宛城的歷史,記憶和輝煌,就層層疊疊地書寫在這些尚存的街區,古建,深巷,老牆等一處處遺蹟裡,無論是有意的探尋,還是不經意的一瞥,都足以讓浮躁的心沉寂下來開始思量和品味,這一處處,是古宛城的歷史,也是南陽人腳底的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