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无视规则的熊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

 
  如果你是一个熊家长,请你自律,你不做表率,你的孩子自会持续犯错一熊到底;如果你有一个熊孩子,请你教育,你不舍得,将来自会有人替你狠狠地教训他。简单的是非对错,应有的礼貌教养,应遵的道德底线,得守的规矩原则,绝对是孩子人生重要的一课。

那些无视规则的熊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

  (一)
  下县办事,归时已到正午,遂寻一饭店而入。点菜时方发现,老板是老家一熟人。满面堆笑,身宽体胖,这边执勺,那厢送客,五十多岁的他,看起来无比适意平和。


  刚点完菜,忽听外面有人喧哗,原来,一客人把一碗烩面吃了一大半后却嚷嚷着说自己要的是肉丝面,这满满的恶意,让人一看那碗仅残存数条碎烩面的饭就感觉到了。服务员正欲上前讲理,熟人却推开他上前,笑眯眯地说:"对不住了,这就给你做碗肉丝面吧?"对方不肯,说自己不想吃了,不依不饶地嚷嚷。熟人再次道歉,并表示如果不想吃了,烩面的钱也就免了。那人这才边啰嗦边离开了。


  我倒真是首次遇见这种吃饭的奇葩,熟人笑笑,说开饭店有些年了,啥人都见过,啥鸟都飞过,犯不着为一碗面跟这种人计较。事实上,那个吃面的人没让我怎么吃惊,让我讶异的却是这个熟人,遇事时,他没分分钟拎把刀出来,倒真是颠覆了我的记忆。
  
熟人从小是典型的熊孩子一个,因家中数代单传,深受溺爱,从小天不怕地不怕。低年级时逃课,打架,顽劣异常,高年级时便辍学,胡混,跟一帮闲散小子纠缠在一起。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有一年我跟着堂姐一起上街买东西,正遇上他和一帮小年青打群架,砖头乱飞,棍棒齐舞,吓得街上行人纷纷退让。我紧紧地拉着堂姐的手往后退,避之不及便看见他举棒冲跑到我跟前的那个人当头猛击,那人瞬时软绵绵地倒下,我那时还很小,吓得捂住眼不敢再看。


  后来此事如何解决、尚未18岁的他是否受到法律惩处我不是太清楚,只听说他家为此花了不少钱。再后数年,有两次听说他因打架之类的事被拘被判,以为他就此混世一生了,没想到法律的严惩倒让他改过成了另一个人,自而立之年开始,学厨,开店,娶妻,生子,本本分分地过起了厨艺人生。


  我笑着说起他那次对我的惊吓,他也笑了,笑过认真地说:“那时候小不懂事,家里老人只知道娇(溺爱之意),犯再大事也不舍得打骂我,弄得我胆子越来越大,谁惹我我就不依,后来也吃了大亏,差点被人打死,而且每次犯混后都会被抓走,一次也没隔过。后来想想,难不成一辈子跟监牢过日子?想开了就再也不会犯事了。”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他所谓的“想开”,事实上是成熟后对规则的遵守和认同。从一个无视规则的熊孩子到一个遵从规则的成年人,熟人靠的是规则的狠击和惩罚。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论是明文规定的法律法规制度章程,还是约定俗成的规矩规范道德约束,你只有尊重了它们,敬畏了它们,才意味着它们不再仅仅是一种外在强制,才使你在某种意义上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那些无视规则的熊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


  (二)
还好,我那个熟人终于悬崖勒马,懂得如何在规则之中平和地生活。然而,生活中多的是不懂收敛的玩火者。他们一熊到底,最终烧到了自己。


多年前在法院采访一桩诈骗案,被告人的母亲在庭审结束后于法院外号啕大哭。被告人是她的大儿子,而她已去世的小儿子,生前亦是一个四处浪荡惹事生非的家伙。孩子们幼年时家境不错,所以有求必应,随心所欲,肆意妄为。她宠孩子宠到了天,在学校老师管束批评,她不但不感激,反而到学校闹得一塌糊涂;到社会后孩子几次犯小事,她不但不警醒,反而次次拿钱了结摆平。待到家境没落,两个儿子,小的在外省抢劫时被捅身亡,大的因诈骗被捕走上法庭。肆意践踏规则的人,受到了规则最严厉的惩罚,徒留她一人悔之已晚。


  前些天,受台风影响,南宁机场一航班无法起飞,有旅客因不满航空公司安排,自己闹还不够,又不顾阻拦,强行让孩子进入值机柜台内大声闹腾来宣泄不满,最终航空公司报警,孩子被劝离,家长被批评教育。当然,此事件未造成严重后果,倘若事情闹大了,祸孩子闯,锅还是得家长来背,真是坑娃又坑己。


  不由想到某次吃饭,说到孩子在校被欺凌的话题。一位财大气粗的男士说,他对儿子从小的教育是,只要有人敢欺负他,儿子就必须上去死命打对方,“打伤打残打死老爹负责”。他的意思是决不让儿子吃亏受气,但有这样视他人生命如草芥的熊家长,真不敢想像他的儿子会是何等人也。


说老实话,我儿子小学低年级时,便是一个常常秉承“能动手就不瞎嚷嚷”原则的熊孩子,一会打了那个,一会抓了这个,弄得我整天心力交瘁,只顾着为此和学校打交道。老师和其他家长见孩子如此“霸气”,还以为他家长会是何等霸道不讲理的人物哩,待见了我,方知道原来他还有个三观颇正的老妈。还好,这熊孩子喜欢看书,也常常跟我讨论书中某某某某行为如何,再加上我的恩威并施、拳脚与道理并重(并不鼓励以暴制暴噢),他便开始信奉“君子动口不动手”了。


孩子很少有不熊的,他们好奇心强,大多顽皮爱动,这是天性使然,所以熊孩子并不可怕,那些小时候调皮捣蛋个性倔强的熊孩子,有不少长大后还有所建树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可怕的是藐视甚至无视规则的熊孩子,因为无视,所以不遵守规则,所以把规则当儿戏,百无禁忌,随心所欲,不受道德约束,甚至冲破法律底线。


不敢说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但可以说每个无视规则的熊家长面前都有一个熊孩子。那些从小就跟着大人排队加塞的熊孩子,你指望他长大后不贪占小便宜不会为了走捷径挺而走险?那些从小就跟着大人逆行闯红灯横穿马路的熊孩子,你指望他将来教育出遵守交规珍惜生命的下一代?那些从小就跟着大人偷撕量贩几个袋偷吃超市几枚果的熊孩子,你能保证他长大后规规矩矩不偷不抢?那些从小就看惯大人争强好胜无理取闹的熊孩子,你敢担保他长大后有理有节温文尔雅?在不守规则的环境中长大,孩子如何能做到不耳濡目染?在不守规则的成人世界中浸染,孩子的人生字典里也就抹去了“守规则”这项注解。


不敢说熊孩子一定有个熊爸妈,但可以说无视规则的熊孩子之“熊”并非一日养成,其背后除了可能站着一位同样无视规则的熊家长外,也可能是站着一个虽自己守规则但放纵或宠溺孩子的熊家长,正是这些霸道护犊的熊家长,把熊孩子宠成了无视规则、面目可憎的模样。


小时候无视规则,也许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但等他走入社会,他才会发现外面不会有人对他宽容给他谅解。一个无视规则的人,轻则不受欢迎,诸多责难,重则处处碰壁、甚至锒铛入狱。


我不知道那位在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中途下车导致母死己伤的女子小时候是不是熊孩子,但她无识规则(与景区签订过相关责任书)的举动绝对担得上熊家长的名头;我同样不知道那位违章驾驶并开斗气车的成都女子小时候是不是熊孩子,但她无视交规的驾驶陋习不改难保不再会遭暴力甚至陷入车毁人亡的惨地。遵守规则,就是保护自己;敬畏规则,就是敬畏自己。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熊家长,请你自律,你不做表率,你的孩子自会持续犯错一熊到底;如果你有一个熊孩子,请你教育,你不舍得,将来自会有人替你狠狠地教训他。简单的是非对错,应有的礼貌教养,应遵的道德底线,得守的规矩原则,绝对是孩子人生重要的一课。


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的责任重大。爱需要包容,还需要边界,在规则的框架内做人,才不会出格,在规则的框架内生活,一个人才是真正自由的。就像美国诗人金斯伯格所说:“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没有堤岸,哪来江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