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安妮的色彩》摄影创作手记

专栏|《安妮的色彩》摄影创作手记

专栏|《安妮的色彩》摄影创作手记

She Comes in Colors Everywhere, 中文暂定名《安妮的色彩》,是2015级美国查普曼大学道奇电影学院的研究生毕业作品。我是本片的摄影指导,黄鼎轩。

《安妮的色彩》

《安妮的色彩》是我们的毕业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患有社交恐惧症的成功科幻作家海洛德试图创作转型。渴望爱情的他用自己的文字创造了一个完美的“幻想女友”露易丝。在他的世界里,露易丝从纸面走进了现实,走入了他的生活。而在一次误打误撞中,海洛德常去的咖啡馆的女服务生安妮住进了海洛德的家。安妮在无意中读到了海洛德创作的手稿,对他产生了兴趣。海洛德面临的最终选择是,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与想象中的完美女友在一起,还是越过内心的障碍,去追求与自己性格截然不同的活泼女孩安妮,去体验真正的爱情色彩?

对于一部在片名提及“色彩”的影片,就摄影而言,画面上确实有很多实现的空间。这部短片使用了Alexa Classic Plus,拍摄的是3.2K 片门全开的ProRes 4444。因为希望为这部浪漫爱情喜剧,营造出一种低反差偏暖调的质感,所以在镜头方面,选用了蔡司Standard Speed这款老胶片镜头。这款镜头也是罗杰·迪金斯早年喜欢使用的镜头。除了在光圈全开时需要注意镜头冲光带来的光晕,别的时候呈现出来画面感都很柔和。

专栏|《安妮的色彩》摄影创作手记

在与导演于尧第一次见面之时,导演就提出了要把露易丝与正常世界区分开来,做成黑白的。听到这个想法,我便建议导演把这个角色做得更有复古感,甚至不是这个时代的人物。最终,我们把露易丝的时代背景定在了1930年代。在确定了她的风格之后,我又给导演参考了《午夜巴黎》中男主吉尔穿越回过去遇见艾德里安娜的画面,决定参照经典好莱坞时期的摄影风格去塑造露易丝。当露易丝第一次出场时,我们利用钨丝灯硬光侧逆光去勾出轮廓,正面采用大面积顶光进行照亮。同时利用黑柔镜去柔化人物边缘,压低反差。

专栏|《安妮的色彩》摄影创作手记

相较于露易丝,另一位女主角安妮则更为的明亮活泼、五彩缤纷。除了在服装的设定上我们给她设计了艳丽的服装,我们还让化妆把她的头发染成了红色,更加突出了两位女主角上的区别。与露易丝不同的是,安妮部分我与灯光师汤子辰商量,使用了大量的柔光去塑造这部分,更加贴近真实自然。虽然两位女主角同样美丽,但是在剧情上,我们希望观众能随着男主角海洛德的视角,慢慢倾向选择安妮。因此露易丝部分的主辅光比我们控制在了两档半上下,不超过三档;而安妮部分我们则把光比收到了一档半。在拍露易丝与海洛德的过肩部分,我们尽量用更广的焦段;安妮部分的过肩镜头部分我们则都用50mm的焦段。通过大光比、短焦段,我们试图从视觉效果上拉开海洛德与露易丝的人物距离。小光比、长焦端下的安妮,则更具有亲和力,在视觉关系上也离观众更近。

专栏|《安妮的色彩》摄影创作手记

除去两位女主角色彩上的差异,导演当时又提出了一个的想法:把海洛德的家与外界世界区分开。也就是说海洛德家的色调更着重偏向的是黑白风格,而把外部世界突出成五光十色。黑白风格的室内装潢则意味着室内墙面都是白色或者灰色。

专栏|《安妮的色彩》摄影创作手记

专栏|《安妮的色彩》摄影创作手记

作为一名摄影师,白色墙面可能是最不希望遇到的场景。白色墙面对灯光的反射率高,意味着画面内的光比更难控制。很多情况下,在把人物照亮的情况下背景墙面显得比人物更亮,难以把人物从背景区分开来。另一个问题是白色背景下的人物近景特写容易造成俗称“Floating Head”的状况,也就是在画面里只看见一个脑袋和一片纯白的背景。这样的画面经常显得十分“诡异”。

专栏|《安妮的色彩》摄影创作手记

在我还在考虑是否要寻找灰墙的室内场景时,导演又给了一稿新的剧本。在新剧本里导演加了一场戏:男主在第二次回到家以后发现安妮把他书房的一整面墙给涂上了五彩的油漆。男主气急之下上去抢安妮的刷子,不小心把油漆溅到了安妮。两人半闹半玩在墙前面打起了“油漆仗”。且不论这场戏如何在租用的实际场地实现,这就意味着房子的墙面必须是白色,这样才能突出五彩的油漆泼在墙面的效果。

专栏|《安妮的色彩》摄影创作手记

这回导演着实给我和两位美术指导万鹤鸣、Minjeong Chai都出了个大难题。对于一个低预算的短片而言,没有金钱又要实现昂贵的效果,这总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在搜寻了洛杉矶地区近60家可能拍摄的场景后,我们最终找到了一栋1930年代建造的二层大宅子,其建筑风格与露易丝的人设相近。房子客厅空间相对很大,使得演员的表演区域能够尽量远离白墙背景,一方面给我机位运动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减小了打亮演员同时把白墙背景也打亮的困难。其次是这所房子的二楼有两个小露台,通过露台就可以俯视客厅。极高的层高使得从高处打光成为可能,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压低了白墙造成的不可控反射光。而在之后一场海洛德、露易丝和安妮三人在客厅吵架的戏中需要用到斯坦尼康跟随演员完成270°的调度,我们正好利用两个露台从天花板延伸出了两根8英尺的钢管,在钢管上支出了一个Litemat S4与Dedo Panaura 5,大面积柔光打亮了客厅。然后又在客厅一角用ARRI 650W模拟墙上道具灯打出的硬光,完成了这场戏。

专栏|《安妮的色彩》摄影创作手记

最重要的一点,在这栋房子与客厅相连的空间里,有一块十分适合用来泼油漆的整面白墙。当初在看到最新剧本之后,我与两位美术指导一致认为这场戏即使能够在实际场景拍摄,把被泼的道具、置景、演员妆容还原再拍一条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太大,更别论租借到的场地能允许泼到什么程度……在实景拍摄这场戏并不可行。

因此我们决定在摄影棚里把书房的一角重新搭出来,复刻出两个一模一样的场景。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影棚内对整场油漆戏拍摄两次,而仅仅需要还原演员的妆容就可以。至于摄影方面,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保证实景拍摄镜头与之后在影棚内拍摄镜头的灯光一致。另一方面是影棚部分,需要拍摄60帧和120帧的升格画面。我们在影棚里比实景多加了三倍的光量,并把所有灯光都连接调光台。这样在每次要拍升格镜头时只用通过调光台调整出相应的光量,减少了重新布光的时间。

专栏|《安妮的色彩》摄影创作手记

专栏|《安妮的色彩》摄影创作手记

即便如此,我们整场油漆仗还是拍了将近两天的时间,单场镜头数达到37个。在这种时刻,现场DIT就显得尤为重要。每次复拍需要核对之时,我们直接就能从现场DIT调出之前在实景拍摄的素材或者前一天的反打镜头,在现场比对出机位、角度或者光比等等衔接是否有问题。

专栏|《安妮的色彩》摄影创作手记

专栏|《安妮的色彩》摄影创作手记

专栏|《安妮的色彩》摄影创作手记

专栏|《安妮的色彩》摄影创作手记

解决了室内黑白风格问题,在我们前期筹划觉得不会出问题的五彩外景没想到却给了我们不小的麻烦。为了与室内形成对比,我们在堪景时特意注重寻找彩色的外景。因为导演在写剧本时脑海里对背景都是海边小镇的感觉,我们近乎沿着洛杉矶的海岸线寻找合适的地方。所幸第一个海边房子的外景我们很快就找着了,是一栋临海而建成的粉色二层小楼。这里也得感谢我们哥伦比亚制片人Esteban Zuluaga的魅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直接上门拜访,让房东允许我们在此拍摄。为此我们还特意向该市负责电影的行政部门申请许可,当天封下了这栋房子所在道路进行拍摄。

专栏|《安妮的色彩》摄影创作手记

另一个外景就没那么幸运。在剧本里这场戏是室外夜景,安妮拉着海洛德跑在街上,两人停下来进行了一段对话。但实际上,海边本身就是漆黑一片,很难达到想象中香港电影或者说王家卫电影的那种质感。为了突出五彩缤纷的外部世界,我当时与导演建议把场景发生地改在游乐场拍摄,这样就能既有彩色灯光,却仍不失浪漫的氛围。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找到了合适的游乐场。但是就在开拍前两天收到洛杉矶电影行政部门的通知,不允许在此进行拍摄。情急之下,我与导演不得不定下了另一个完全没有去堪景的室内游戏厅。在拍摄当天,我和导演第一次来到了这个室内游戏厅。我们用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走完整个游戏厅,根据场地重新设计了演员走位、机位运动,修改剧本台词。把现有剧本改成是安妮拉着海洛德偷偷溜入了已经关门的游戏厅,拉开了电闸,两人在里面边玩边对话。

专栏|《安妮的色彩》摄影创作手记

出乎意料,回顾整个拍摄过程,这次现场即兴的创作几乎是整部戏里我最喜欢的一场。感谢导演的信任,才创造出这些有意思的画面。

十天的拍摄,说长也不长。在拍摄过程中也发生了不少状况,所幸都顺利解决。最后借用我们短片海报上的一句话,“Art is an adventure”。每次电影创作,都是一场历险。

专栏|《安妮的色彩》摄影创作手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