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長箴專欄丨說話在紀錄片中的重要性

任長箴專欄丨說話在紀錄片中的重要性

任長箴專欄丨說話在紀錄片中的重要性

說話,是人最基本的交流方式,沒有什麼可以像說話一樣更加直接的表達

人的意願和情感。和對手辯論,和朋友吐槽,對孩子叮囑,勸老人安心,給學生講課,誇狗狗聰明......有時我們也會奉承別人,言不由衷。電視網絡裡面,評委喋喋不休的評論,《吐槽大會》《奇葩大會》更讓說話詭譎多變。

任長箴專欄丨說話在紀錄片中的重要性

《吐槽大會》

一部非虛構的片子中的說話有幾種?

三種:和別人的對話、對採訪者的回答、對觀眾的演講。

1.和別人的對話:

有兩人對話、三人對話、多人對話。

2.對採訪者的回答:

就是我們所謂的採訪。

3.對觀眾的演講:

比如奇葩大會上的選手說的話。

因此,人物說話是紀錄片中除了肢體動作之外最大的動作或者行為,也是比肢體語言更準確的動作或行為。

以上三者,我今天最想說說“和別人的對話”。

任長箴專欄丨說話在紀錄片中的重要性

上大學的時候,講紀錄片的老師們經常說紀錄片要少用解說詞,要用畫面本身敘事,其實,這裡的畫面中就應該包括“人物對話”這一部分,但是,導演們最容易忽略的恰恰就是用人物“對話”敘事。

拍到優質的對話,不但能夠塑造人物,還能夠深化主題,事半功倍。但是,拍攝方法掌握不好,對話也會非常蒼白無力。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是什麼在影響人物之間的對話的質量。

場景選取不當

在飯館兒、在孩子的房間、在公交車上、在教室裡、在相親角、在心電圖室、在深夜食堂,因為人物在不同的空間面,身份角色不一樣,對話內容自然不同,敘事的內容也不同。

因此要求懂生活的導演們在拍攝對話之前,要對不同場景中的對話效果做常識性預判,合理利用場景和人物身份的關係,這樣往往可以拍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優質對話。

對話中缺乏情緒

情緒是對話的調料,情緒不同,人物體現出來的性格就不同。是輕鬆的對話,還是有壓力的發洩,還是憤怒的吵架,還是互不信任的試探?

導演拍攝兩人對話之前,可以在令主人公有壓力、有約束、兩難、焦慮等有可能產生情緒的話題上做引導,誘發主人公進入有情緒的對話情景。

任長箴專欄丨說話在紀錄片中的重要性

不可信的對話

由於導演缺乏生活常識和閱歷,過度引導或者直接干擾人物對話,導致話題尷尬,人物對話不真實、不生動。

對話的對象選擇不當

和主人公對話的人,是不是和主人公有話可說的人?是不是可以談隱私話題?是不是願意交流的人?這些都在影響對話質量。

總之,要想拍到有質量的對話,除了靠長時間跟拍中渾然天成的紀實,也還需要靠有生活閱歷的導演事先做好預判,合理選擇場景和對話的人,適度地在情緒上做引導,這樣也可以給受時間限制的那些拍攝添彩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