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须臾 定格在镜头之内

江一燕的瞬间倏远忽近,

但她听得到自己的节奏,

知道在何时定格时间,记之成诗。

那日天蓝云高,日光鼎盛,在海拔高度平均在4479米的可可西里生态保护区,

空气薄得随风而散,

对热情的太阳毫无抵抗之心,

光从云顶上落下来,拥着山,贴着地,

每一片叶子都绿得闪闪发光。

索南达杰保护站里的几只小羚羊,

是刚被捡来的孤孩子,

曾经飘零无依的它们,融在阳光里,

仿佛生下来就是天底下最值得疼爱的孩子。

江一燕从房子里走出来,

她已然习惯了晴亮的天气,

但仍然会被门口这些随意走动的小兽们打动。

她从口袋里掏出手机,

在离它们数步之遥的地方慢慢地趴在地上,

仿佛自己是和它们一样大的小兽,

眼神相错,

小羚羊天使般的眼睛里映着天地神奇。

江一燕用了HUAWEI P20 Pro手机的大光圈拍摄模式,

在徕卡风味的虚化背景效果里,

所有观看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在小羚羊的眼神里,

那是生命的乐章,是吟游诗人的随心吟唱。

——@索南达杰保护站

刹那须臾 定格在镜头之内
刹那须臾 定格在镜头之内

9月8日,江一燕如约来到MoCA当代艺术馆,

作为HUAWEI P20影像诗·大师班的分享嘉宾,她要跟现场观众分享她的摄影经验。

拍摄小羚羊便是她所分享的其中一个摄影故事。

江一燕是演员,也是摄影师。

在不拍戏的时候,她就会带着相机走南闯北,

她曾在非洲等待日出日落,

听河马在入住的木屋旁走动;

她曾在阿拉斯加拍摄棕熊时,

在一条窄道上与小熊狭路相逢,

吓到落泪,转头继续拍摄;

她也曾在新疆赛里木湖畔捕捉薰衣草香气,

更在乡村时,

留下一张又一张孩子们真诚的笑脸。

对待摄影,江一燕是认真的。

早在2015年,江一燕就作为唯一获奖的女摄影师,拿到了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华夏典藏奖”。也曾连续三年在全国北上广等地举办个人公益影展。

江一燕在博客自称“江小爬”,

这个从小就被叫做“爬爬”的慢性子姑娘,

就像蜗牛一样,

背负着自己的理想,

不慌不忙地走在自己想走的路上。

——@MoCA当代艺术馆

刹那须臾 定格在镜头之内

最近一次采风,江一燕跟着摄制组去到了人迹罕至的可可西里。

位于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

严苛的气候环境,恶劣而美丽的自然条件,令人类望而却步,

广袤无边的无人区成为了“野生动物的乐园”。

这并不是江一燕第一次去高原 ,

在她零片酬拍摄电影《七十七天》的时候,她曾去过。

她没想到,当时活蹦乱跳在冈仁波齐的自己,

在到达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时,居然产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

这种无法自控的身体反应让江一燕的拍摄变得异常困难。

在本就头疼的状态下,每逢拍摄,习惯性地屏气凝神,会加重她的缺氧反应。

HUAWEI P20 Pro手机因简单的操作,

成为了雪中送炭的存在,

手随心至,在半断片的世界里,

剪裁出片片精彩。

——@青藏高原

刹那须臾 定格在镜头之内

相对于大部分摄影师,

江一燕活出的并不止是一生,

她在剧本中穿梭,揣摩着别人的人生,

感受着旁人的情感,

这让她在人像摄影中,能够特别敏锐地抓住被拍摄者瞬间的情感。

那即便连本人都无法意识的恍惚神思,却在她的镜头里定格到了当下。

光是大自然给与摄影师最好的礼物,

更何况是世界屋脊的光芒,

在白得晃眼的白坯土墙前,

电影《七十七天》的导演赵汉唐被江一燕拉出来当模特。

这个陕籍汉子,已经快被高原上的风吹成了筛子,他整个皮肤都被晒伤了,

凌冽的风吹枯了发色,

空气里仿佛有沙砾,把眉目和鼻梁撞击到红肿,

双眼眯缝着避着风,但眼神依然明亮。

江一燕手里的HUAWEI P20 Pro手机开启了人像功能,

镜头快凑到了导演的鼻尖,

细腻的像素几乎可以还原到毛孔的细节。

不需要美颜或者PS,

丰富的细节带来无与伦比的真实感,

而时间留下的印记并没有被否认的必要。

真实的美,

有时候会比一切粉饰都更加震撼人心。

——@可可西里

刹那须臾 定格在镜头之内

那是下午,晴空无云,日光在顶。

偌大的盐湖,接天连地,轻风微澜,

几块结晶岩体露出湖面,凝白出了咸味,

却是最淡泊俗世的风光。

江一燕使用了HUAWEI P20 Pro手机的黑白模式进行拍摄,

两块白色结晶岩体突出在视线中心,

画面如此宁静,却仿佛可以撩起心底的涟漪。

江一燕向来喜欢使用黑白模式,

在她看来,这有些向黑白摄影大师们致敬的意思,

而仅有两色相互制衡的画面更干净,

褪去色彩的黑白世界更加简洁,

也会留有更多想象的留白,

那正是诗意逡巡的空间。

——@青海省西部察尔汗盐湖

刹那须臾 定格在镜头之内

江一燕说,摄影是需要些冒险和探索精神的,

既有千求不得的遗憾,

更有妙手偶得的意外之喜。

那一日,江一燕在盐湖畔等落日。

但那天厚厚的云层遮住了落日的光辉,

江一燕一直等到了晚上8点,

也没有等到好的画面。

那时的天已经黑了,暗得不见水不见桥,

她一个人待在栈桥边,

启动了HUAWEI P20 Pro手机的夜景模式。

在目不可及的夜里,镜头仿佛吞进了所有的光,

锻实了密度,把细节一一敲打,咸水微澜,无言相顾。

在P20影像诗·大师班的现场,江一燕也回顾了这几张照片的拍摄过程,

在她看来,小藏羚羊的眼神是一首诗,盐湖湖水的波动也是一首诗。

“大自然带给我们的这种平静的感觉,它本身也是诗。”

——@青海省西部察尔汗盐湖

刹那须臾 定格在镜头之内

传统摄影师,尤其是野外摄影师,很大部分是体力劳动者。

同为摄友的何润东曾惊讶江一燕居然有肱二头肌,

江一燕却是一脸坦然:我要扛器材的,自然是要有臂力。但这点气力上的门槛,经常会拒女生于门外。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创作门槛的降低,

手机摄影会让更多素人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创作。这场HUAWEI P20影像成诗艺术展,

正像一个穿梭时空的奇妙影像馆,

通过“五感六观”奇妙互动体验将影像与艺术深度交融,呈现一个个充满诗意的影像空间。

展览不仅展出了甄选自全球百余名手机摄影爱好者的优秀作品,

更通过多媒体互动装置,借助空间、声音、光电刺激等效果为带来了沉浸式观展体验。

卡夫卡说,

“人不是活几年,几月, 几天,几小时,而只活几个瞬间。”

那么多人的瞬间集中在一处,被放大,参差的人生,彼此交融的美感。

他们的瞬间离我们或远或近,

就像有时看你有时看云,

诗意的生活有时并不需要高山阔水,可能只在当下。

诗不通往逻辑,而是通往情感。

但诗的铸就,却需要调动起全部的生命体验。

——@MoCA当代艺术馆

刹那须臾 定格在镜头之内

衬衣:N.Paia

长裤:PINKO

手持物品:HUAWEI P20 Pro 珠光贝母

对于为什么如此喜欢摄影?

江一燕早有笃定的回答:

细想,时光易逝,来去无形。

又或许,时光凝静,流逝的是世界和我们。

按下快门的瞬间,一切被定格在时光里,

不再有熄灭的从前,不再有缺席的未来,

于每一天的自己,于每一刻的生命,

相遇,即成永恒。

刹那须臾 定格在镜头之内

连衣裙:Diane von Furstenberg

手镯:TASAKI

手持物品:HUAWEI P20 Pro 珠光贝母

HUAWEI P20 Pro 珠光贝母概念高定手作

摄影是生命的表达,更是人格的出口,

或许只有那么丰厚的生命层次,

江一燕才能拍摄出一张又一张天地至美。

刹那须臾 定格在镜头之内

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

用累累珠球缀满阳光下的葡萄藤曼,

初开的樱草,点点黄色,

河柳下的小飞虫,随着微风起灭,

犀牛微笑,羚羊奔跑,

死寂的田野,覆盖着一层平整的雪……

那样的光景,普通又寻常,

却也会出现在某些人午夜梦回处,

代表了某一段岁月的全部,

刹那须臾,定格在镜头里,

便有了重量,有了质感,

有了通往诗意王国的路径。

刹那须臾 定格在镜头之内

连衣裙:Diane von Furstenberg

耳环、手镯:TASAKI

————————

HUAWEI P20 Pro照片摄影:江一燕

摄影:叶佳毅

妆发:唐子昕

造型:森蝶、gaga

撰文:范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