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缺錢不可怕,只要這三個地方捨得花,錢會越來越多!

曾國藩:缺錢不可怕,只要這三個地方捨得花,錢會越來越多!

當今社會城市生活看上去燈紅酒綠,外表光鮮。其實對年輕人來說相當不容易。他們拿著微薄的薪水,為了生活下去省吃儉用,每一分錢都要花在點子上才可以。雖然這種狀況非常普遍,但也著實讓旁人看了可憐。不過有一個現象是存在的,就是那些什麼都不捨得花錢的人最後往往還是一貧如洗,家徒四壁。

曾國藩缺錢不可怕,只要這三個地方捨得花,錢會越來越多!

其實這種情況在清朝末年就很普遍,清末國家垂危,財政吃緊,官場風氣低迷,俸祿寥寥無幾。當時的曾國藩更是如此,為官清廉,以至於他家產近無。不過他始終堅持自己的一個理念,硬是挺過了12年的艱苦時光,最後在臨終前,錢財已經多到花不完。

曾國藩缺錢不可怕,只要這三個地方捨得花,錢會越來越多!

曾國藩進京為官的第二年便在寄給爺爺奶奶的信中提到在京已經無法生活下去,想回家鄉盡孝。信中說道他在京的一位老鄉不幸離世,他和朋友湊了一千兩給他家裡人置辦喪禮,剩下的錢也盡數給了老鄉的家人。要知道當時的曾國藩在京近乎無法生存,尚且在老鄉喪禮之事上慷慨解囊。這便是他用財之道的第一點,情誼之財不可省。

曾國藩缺錢不可怕,只要這三個地方捨得花,錢會越來越多!

同年八月份,曾在給祖父母的另一封信中又提到了一件借錢的事。丹閣叔(曾家下人)借了三百兩白銀零四十吊錢,在記賬時卻只記了三百兩。曾國藩書信中勸自己祖父,丹閣叔是因為曾本人才到如此窘迫之地,如果他這時不伸出援手,他將無臉面對丹閣叔。丹閣叔對曾國藩幫助很大,在他陷入絕境時,曾國藩也毫不吝嗇地伸出援手,這便是他用財之道的第二點,人情之財不可省。

曾國藩缺錢不可怕,只要這三個地方捨得花,錢會越來越多!

在一封給父母的書信中,曾國藩提到常年在京為官無法回家看望,託朋友捎回四十吊錢貼補家用。讓父母不必還,待朋友回京當面還給他。當時的曾國藩仍處於貧困潦倒的狀態,但為了父母不受苦,堅持為官向上攀爬。有位先生曾說過,人活著為了賺錢而賺錢很難,為了自己會容易一點,但為了家人一定會很容易。這歸於一句話就是你賺錢的渴望程度,當賺錢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自然變得鬆懈困難。但為了家人過得更好,不受風雨侵擾,賺錢就成了動力十足,容易的事情了。這是他用財之道的第三點,家人永遠大於錢財。

曾國藩缺錢不可怕,只要這三個地方捨得花,錢會越來越多!

其實總結這三點,也並不是曾國藩的理財之道有多麼精妙,倒不如說他是為人處世之道精於他人。錢賺了就是為了花的,如果處處吝嗇做個守財奴,那必將一事無成。即便現在的你一貧如洗,但在這三方面能不吝錢財,那你未來的道路將越來越順,錢也將越賺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