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虧12年!曾經的「國產牙膏第一品牌」,如今要靠變賣資產、借款到期續借「度日」?

曾經最牛國貨牙膏兩面針,似乎在衰退的路上正越走越遠!

10月10日,柳州兩面針股份有限公司(600249)發佈公告稱,兩面針與柳州東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借款及股份質押的補充協議》,雙方同意將此前借款剩餘的1.5億元的借期延長一年,即借款期限延長至2019年10月10日,借款年利率為7.3%。

连亏12年!曾经的“国产牙膏第一品牌”,如今要靠变卖资产、借款到期续借“度日”?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兩面針再次借款到期並續借了。

2016年,兩面針向東通公司借款3億元。

然而到2017年10月10日借款到期時,兩面針卻只還了一半1.5億元。

剩下的1.5億元選擇通過續借,將期限延長至2018年10月10日。

結果,一年過去了,這筆借款依舊沒還上,兩面針不得不繼續續借到2019年10月10日,其資金壓力可見一斑!

连亏12年!曾经的“国产牙膏第一品牌”,如今要靠变卖资产、借款到期续借“度日”?

而這還不是最慘的。

要知道,近年來,這個因為“一口好牙,兩面針”廣告語而家喻戶曉的品牌,實則還要靠“賣賣賣”來維持業績。

一直以來,中信證券股票都是兩面針的重要金融資產。

翻看年報可以發現,前些年兩面針還是中信證券十大股東之一。

连亏12年!曾经的“国产牙膏第一品牌”,如今要靠变卖资产、借款到期续借“度日”?

但此後,

為了扭虧,中信證券成了兩面針的“提款機”,甚至於拋售中信證券股票所得的收益遠遠超過主營業務的利潤。

根據公開資料,2011年,出售中信證券1791.4萬股,獲得收益1.77億元;

2012年,出售近1500萬股中信證券股票,收益1.18億元;

2013年,出售1700餘萬股中信證券股票,收益近1.5億元;

2014年,出售1000萬股中信證券股票,收益2.58億元;

2015年,出售66.11萬股中信證券股票,收益1400萬元;

2016年,出售1162萬股中信證券股票,收益1.57億。

正是依靠拋售中信證券所獲得的投資收益,兩面針在主營業務連續十年虧損的情況下,仍好好的活在A股市場。

這種情況甚至“驚動”了上交所。

今年4月,上交所甚至向兩面針發出了問詢函,追問:為什麼連續12年扣非淨利潤虧損,公司的盈利能力到底如何?

對此,兩面針的回覆倒是相當的坦承。

其不僅承認以前年度主要依靠出售所持有的中信證券股票所取得的投資收益,彌補虧損,實現盈利。

更表示如果產業經營沒有改善,僅依靠出售持有剩餘中信證券股票等金融資產獲得的投資收益,彌補虧損的盈利方式是不可持續的。

當然,上交所問歸問,而自己有得賣還是要賣的。

就在7月2日,兩面針又發佈公告稱擬擇機出售不超過1200萬股中信證券股票。

连亏12年!曾经的“国产牙膏第一品牌”,如今要靠变卖资产、借款到期续借“度日”?

不斷變賣金融資產、1.5億借款到期兩度續借,兩面針活得有多艱辛不言而喻!

(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從事牙膏行業30多年的兩面針到底是如何淪落到這一步的?

翻看歷史,兩面針起源於亞洲梘廠等5家小型肥皂廠,後來才更名為“柳州市日用化工廠”。

1978年,這家工廠正式成立牙膏車間,組建柳州牙膏廠,並研製出中國第一支中藥牙膏——兩面針中藥牙膏。

正是靠著這隻牙膏,兩面針迅速稱霸了牙膏市場。

數據顯示,在1986-2001年間,兩面針牙膏連續15年產量、銷量位列國產牙膏品牌榜首。

尤其是2001年,兩面針牙膏年產銷量更是突破了4億支。

順勢之下,2004年1月,兩面針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行業內首家上市企業。

可惜好景不長,隨著高露潔、佳潔士等外資日化品牌的紛紛進駐,兩面針的市場遭到了擠壓。

面對愈加激烈的行業競爭,當其它的同行都在努力為贏得市場絞盡腦汁的時候,兩面針卻試圖用多元化的路子來分散風險。

彼時,兩面針將上市募集的6.57億,投入到了多個個項目中,更是涉及到衛生棉、紙尿褲、洗滌劑、松香產品深加工、中藥萃取等多個領域。

精力分散的結果就是,“什麼都想抓住,卻什麼都沒抓牢”。

相關數據顯示,2008年,兩面針主要控股及參股的8家公司中,僅有2家盈利;2009年,其主要控股的9家公司中有5家虧損。

而另一邊,靠著吃老本的兩面針,慢慢的丟失了市場份額,到了2016年,其市場佔有率已不足1%。

隨之而來的,是其主營業績的越來越難看,無奈之下兩面針靠變賣資產來不斷實現扭虧。

连亏12年!曾经的“国产牙膏第一品牌”,如今要靠变卖资产、借款到期续借“度日”?

(二)

商業競爭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如今的兩面針,在看到多元化戰略無果後,便打算集中精力發展回老本行。

9月15日,兩面針在2018年戰略合作伙伴分享交流會上宣佈告別雞肋的多元產業,全面迴歸做牙膏的“主業”。

然而,在消費者心中,品牌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動態的,產品才是品牌的核心。

企業必須隨時更新觀念,不斷順應社會的需求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才能在行業中真正的立足。

反觀在兩面針心思不在主業的這些年,牙膏市場早已飽和,各種功能型和高端型牙膏應有盡有。

在這種情況下,其想要重回行業巔峰真的很難了。

商機稍縱即逝,“一步錯即意味著步步錯”,

淪落如此的兩面針,何嘗不是在為自己當初戰略選擇失誤買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