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的不嫌多不嫌少

龍潭崇信禪師是湖南人氏,未出家前非常窮困,在天皇道悟禪師寺旁,擺一個賣餅的攤子,連一個住所也沒有。道悟禪師憐他窮苦,就將寺中一間小屋給他居住。崇信為了感恩,每天送十個餅給道悟禪師。道悟禪師收下以後,每次總叫侍者拿一個還給崇信,有一天,崇信終於向道悟禪師抗議道:“餅是我送給你的,你怎可每天還我一個,這是什麼意思?”

天皇道悟禪師溫和的解釋道:“你能每天送我十個,為什麼我不能每天還你一個?”崇信不服氣地抗辯道:“我既能送你十個,何在乎你還我一個?”

生活裡的不嫌多不嫌少

道悟禪師哈哈笑道:“一個你還嫌少嗎?十個我都沒有嫌多,一個你還嫌少?”崇信聽後,似有所悟,便決心請求道悟禪師為其剃度,準他出家。

道悟禪師說道:“一生十,十生百,乃至能生千萬,諸法皆從一而生。”崇信自信地應道:“一生萬法,萬法皆一!”道悟禪師為其剃度,後在龍潭結庵居住,世稱龍潭崇信禪師。

是啊,十個不嫌多,一個不嫌少,我不禁想起了一句非常喜歡的話“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群相發揮”。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這世界萬象的發生與出現,不會對虛空有任何的妨礙與傷害。這是一種心地的透徹,也是生活的自在和寬闊。

生活裡的不嫌多不嫌少

這些紛紛擾擾的世事,只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發生和顯現,是因果循環的自然規律,是因緣和合的天道自然,也是歲月向前的必然,從來也不應該妨礙你心地的作用。你怎麼面對,怎麼理解,怎麼認知,才是生活的關鍵;接納了,包容了,理解了,釋懷了,那就是你的世界。

十個不嫌多,一個不嫌少,這就是禪法的智慧,這就是洞察了事相之後的從容自在。禪法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在禪的世界裡,沒有陽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放眼天下,知音無言,沒有誰度誰,都是一場自我心路歷程。自在在心,歡喜在心,心中有佛佛不見,無佛之處佛長現,心佛眾生無分別,自在妙用體安然。

道悟禪師說道:“一生十,十生百,乃至能生千萬,諸法皆從一而生。”崇信自信地應道:“一生萬法,萬法皆一!”都是一種心地的呈現罷了,終究到底只是一場鏡花水月的經過。那還爭鬥什麼,那還迷惑什麼?所有的歲月經過,所有的生活磨礪,都是一種生命的成就和成全。

生活裡的不嫌多不嫌少

“一生萬法,萬法皆一”,意思是說,是你的心地呈現了這個世界,這世界的一切都是這生命的表達。禪法所說的一,並不是一種固執不變的東西,而是一種生命的本質。一是什麼?是你心地的透徹,是你心地的明朗,是你心地的縱橫自在,是你心地的從容無礙。它不可說,不可思,不可以討論,不可以表達,但從來就不妨礙它時時刻刻清清楚楚,明明瞭了。它在哪裡?就在你的眼皮底下,就在你舉手投足的生活裡,在心裡,在路上。

心地坦然,一切無礙。願你在這流光溢彩的歲月裡,願你在那些灰頭土臉的經過中,始終用一種心地的透徹去經歷這世事萬千,無得失之分,無成敗之別,隨緣歡喜,隨緣自在,隨遇而安。來了不驚不喜,去了不憂不懼,來去自如,心地從容。

生活裡的不嫌多不嫌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