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個假期,我會好好陪兒子」

“如果有一個假期,我會好好陪兒子”

記者 高君瑞

開欄的話

今年8月19日,我們迎來了第一個“中國醫師節”。當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搶救故事、一張張靠牆入睡的感人照片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才知道,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生活中觥籌交錯的灑脫、天倫之樂的溫馨、詩和遠方的自由,只因有他們才得以成為現實。他們用妙手丹心、無私奉獻在我們身後默默守護著,才能讓健康平安的我們,組成一個個快樂的小家庭,融入溫暖的祖國大家庭。

在市中醫院,就有這麼一支德技雙馨、默默奉獻、全心全意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隊伍——他們是我市各醫學領域的拔尖專家。即日起,本版將推出《國粹中醫》欄目,向大家展示市中醫院醫師隊伍仁心仁術的良好形象,進一步營造全社會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

“我的右手前幾天開始哆嗦,聽人說這裡的呂大夫看病準,我就過來看了。”

“俺也是打聽到這位呂大夫開藥能治病,俺經常頭疼,等會兒得讓呂大夫好好看看。”

每天早上,呂哲走進門診室之前,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很多是慕名前來的患者。

呂哲,市中醫院腦病科主任、河南省第二屆名中醫,同時也是國家“十一五”重點專科駐馬店市腦病科專科項目負責人和學術帶頭人。呂哲致力於腦病臨床實踐工作30多年,在臨床治療中,總結出針對中風病不同時期採用中醫、西醫、針灸、按摩、理療、現代康復等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法,提高了很多中風患者的臨床治癒率。

“患者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們就一定堅持到底。”從醫30多年來,無論多麼兇險的病例,呂哲從不輕言放棄,也因此成功救治了無數疑難危重患者。

“之前有一位32歲的腦出血患者,帶著呼吸機轉入我們醫院,當時的情況看起來沒有救治希望。可他的家人用充滿期望的眼神望著我時,我就想,無論如何都要把患者治好。”呂哲回憶起2009年的一起病例,“當時患者高熱不退,呼吸功能不全,顱內有積血,伴有腎衰跡象,非常兇險。”呂哲為患者做了詳細的檢查,並多次組織會診,判斷病情,決定給患者進行二次微創鑽顱碎吸術。經過兩個月的精心治療,患者終於脫離了危險。

腦血管病是一種常見疾病,最多時呂哲一天接診70多人。“人都有七情六慾,有時候面對繁忙的工作,我也會情緒煩躁。但我從不會對患者發脾氣,在患者面前,我只有一種責任感。”呂哲說。

“呂主任對患者從來都是慢聲細語,但只要我們犯一點錯,比如護理患者不到位,或者病情記錄不準確,呂主任能把我們兇得抬不起頭。”同事王媛笑著說。

儘管工作繁忙,呂哲仍千方百計抽出時間下基層義診。今年3月,呂哲帶領醫療小分隊在信陽溮河區東雙河鎮左店村開展義診活動時,瞭解到當地一名患者因全身疼痛已臥床數日。仔細診斷後,呂哲為患者開了10天的中藥,沒多久,患者就能自己起床吃飯了,當地村民紛紛稱讚。

就這樣,數十年如一日,呂哲每天的時間都被工作排得滿滿的,凌晨被緊急叫到醫院做手術更是再平常不過。對於呂哲來說,節假日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我最大的遺憾是沒能好好陪兒子長大。兒子小的時候對我特別崇拜,後來因為工作太忙,我答應他的事情總是兌現不了,他心裡理解,但嘴上偶爾也會有抱怨。如果有一個假期,我一定好好陪兒子。”呂哲說。⑨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