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醫療邁大步 「浙二好醫生」助力網際網路醫院崛起

浙江在線-健康網10月1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梁婧嫻 通訊員 方序 魯青)

10月12日上午,國家衛生健康委在浙江就“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與便民惠民服務有關情況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

會後,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大數據辦處長唐勇林、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新聞網絡處副處長成義以及來自全國的50餘位媒體記者來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杭州四季青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杭州市婦產科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等典型醫院實地調研。

掌上医疗迈大步 “浙二好医生”助力互联网医院崛起

在互聯網醫療蓬勃發展的今天,浙醫二院一直是全國“互聯網+醫療”的探路者。從2007年率先成立可視遠程醫學中心,到2010年成立“浙醫二院—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中心聯合診斷學術中心”,再到2011年被授牌“衛生部病理遠程會診區域中心”,2015年成立“美國華人醫師網絡醫院南方中心”,2016年成立國際網絡醫學中心、打造全國首個實現全數據互聯互通的網絡醫療體系,2017年浙醫二院互聯網醫院“浙二好醫生”上線……

掌上医疗迈大步 “浙二好医生”助力互联网医院崛起

十餘年互聯網+醫療的探索,浙醫二院最先創建國際四級遠程會診平臺,遠涉西藏、新疆、貴州、三沙等,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國際遠程聯合診斷中心之一。首創門診化、常態化、大眾化的遠程會診;開拓病理科聯體模式;建立社區雙向轉診分級診療預約服務;攜手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共建全國首家e-ICU,開創eICU託管;更以雲服務為理念,打造全國首個實現全數據互聯互通的醫療網絡體系,其突出特點為實時、全信息、標準化、全方位與全球化,國內國際、上下級醫院一點通。

目前浙醫二院互聯網醫院鏈接著158家協作醫療機構,數家國際一流醫療機構,累計完成遠程會診3萬例,遠程教育850場次、惠及23.7萬人次,提供在線就醫服務46755人次。

打破時空界限

足不出戶就能找名醫看病

一部手機,一個APP,動動手指就能打破時空的界限,隨時隨地找省級名醫看病。年逾七十的吳大伯沒有想到,就醫竟變得如此方便。

前段時間,吳大伯不小心吃錯了老伴的藥,這讓剛做完心臟瓣膜手術的他驚慌失措。

此時已是晚上8點,兩個老人去醫院急診十分不便,更重要的是,吳大伯的手術是在浙醫二院做的,衢州當地的醫生很難全面瞭解到病情。而衢州與杭州相距200多公里。

如何是好?吳大伯想起之前使用過的“浙二好醫生”APP可以聯繫上手術醫生,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諮詢了浙醫二院心血管外科蔣大銘副主任醫師。

掌上医疗迈大步 “浙二好医生”助力互联网医院崛起

8點半發的信息,9點鐘就收到了蔣大銘醫生的回覆。“不要緊,華法林繼續服用,護肝藥吃完就停掉。”

看到手機跳出來的信息,吳大伯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通過“浙二好醫生”APP,術後兩個月,吳大伯已五次聯繫上蔣大銘醫生,其中一次是傷口護理的諮詢,另外四次都跟藥有關。“在衢州的醫院檢查化驗,再把報告單上傳到APP,蔣醫生給出遠程醫囑,省去了我們倆老跑杭州的麻煩。”如今,吳大伯越用越順手,每次用藥調整都會向蔣醫生諮詢。

1400名主治醫生全部在線

醫生利用碎片化時間在線看診

看病難、看病煩,一直是老百姓的心頭痛,也是橫亙在醫患之間的硬傷。“有了浙二好醫生,老百姓就醫更方便,醫患關係也更和諧了。” 作為一名全科醫生,張濤深有感觸。

掌上医疗迈大步 “浙二好医生”助力互联网医院崛起

張濤向記者分享使用“浙二好醫生”的體會

使用“浙二好醫生”一年以來,張濤收穫了176位粉絲,與病人“親密互動”233次,其中有一次還是在北京出差開會時完成的視頻問診。

在臨床工作中,張濤最常聽到的話是“醫生,能給個聯繫方式嗎?”

“由於醫患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患者往往對某些身體的不適或指標的異常十分擔心,甚至會跑到醫院來解決困惑,其中大多數情況只是需要醫生的解釋,更重要的是安慰。”張濤說,以往自己都會提供手機或微信號,但心中免不了有“小疙瘩”。

有了“浙二好醫生”,醫生能夠在醫院自己的互聯網平臺上,利用碎片化時間為患者解決一部分醫健需求,又不影響私人空間,可以說是兩全其美。現在,再遇到有需要的患者,張濤都會讓他們掃一掃他的“專屬二維碼”。

更讓他感到便利的,是平臺與院內數據實現互通,可以隨時調閱患者信息,實現移動辦公,更高效地管理病人。“我可以將患者根據病情分組,也可以根據需要給每組甚至個人發送宣教材料、隨訪表等信息;我可以點擊粉絲的院內報告,瞭解他們的病情變化。”張濤說,通過浙二好醫生平臺,他與患者的黏性增加了,同時也通過互聯網方式快速樹立和傳播了他的個人品牌,從而更精準地為有需要的患者服務。

目前,浙醫二院1400名主治醫生全部在線,為各種人群提供真正的一站式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服務。

優化就醫流程,實現診前和診後閉環

智慧醫療讓百姓看病更方便

“浙二好醫生”平臺不僅實現了基於線下醫院的全面互聯網醫療服務,優化預約掛號、當日掛號、排隊叫號、報告查詢等就醫流程,還切入內鏡檢查全流程、慢病複診線上化、轉診評估一鍵加號移動化、線上視頻問診、互聯網藥師服務等核心醫療環節。

掌上医疗迈大步 “浙二好医生”助力互联网医院崛起

在智慧就醫服務方面,“浙二好醫生”推出分時段預約掛號、當日掛號、排隊叫號、報告查詢、費用查詢等,減少患者排隊等候時間,實現輕鬆就醫;在線諮詢問診服務,複診病人二次就診只需要通過線上預約,圖文或視頻方式等待醫生的問診服務。醫生利用“浙二好醫生”平臺,可查閱該病人在醫院的各類檢驗檢查數據,包括影像和電子病歷等,給出用藥、診斷等意見,以及之後有線下就診需求時為病人加號。

此外,“浙二好醫生”與科室合作,探索專科全流程服務。如打造內鏡中心的服務,從預約貫穿到院後隨訪。

患者進內鏡中心檢查前,平臺將內鏡相關事項,通過視頻、文字等形式進行標準化宣教;患者檢查時,平臺將會推送檢查狀態、復甦情況、復甦時間等信息,家屬隨時能掌握病人的檢查情況;檢查後,報告也會在線推送,可隨時進行線上隨訪和諮詢,將醫療服務延伸到院後和家庭,使患者在院外康復和繼續治療中能得到科學、專業的指導;在影像方面,打破醫院間數據壁壘,實現多院區電子膠片服務,現在患者只需要掃描報告單中的二維碼就可以在手機中永久保留自己的電子影像,如要線上諮詢醫生也不需要再對著打印膠片拍照了,電子影像可通過微信等平臺分享。

掌上医疗迈大步 “浙二好医生”助力互联网医院崛起

浙醫二院網絡醫學中心副主任葛芳民介紹“浙二好醫生”

數據互聯互通

實現醫健服務“最多跑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浙醫二院互聯網醫院一直致力於打造“全數據互聯互通的網絡醫療體系”,實現雲端互享,讓患者就醫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最終實現醫健服務的“最多跑一次”。

除了讓患者能夠更便捷地享受到浙醫二院的優質醫療服務,對於基層醫院來說,院際間全數據互聯互通的網絡醫療體系帶來的是更明顯的融合感。

作為國家級的縣域醫改示範區,浙醫二院長興院區經歷了3次更名:從長興縣人民醫院到浙醫二院長興分院再到浙醫二院長興院區,“浙二好醫生”支撐起了院際間全數據的互聯互通。

在浙二網絡醫學中心的會診平臺上,經常會接到對口醫院發來的會診需求,有了移動化的“浙二好醫生”平臺,醫生只需要在PC端或者手機移動端就可以隨時調閱會診單位發起的患者信息,而像長興院區則直接可以調閱到原始的檢驗檢查、影像病理等資料,醫生也可以在熟悉的平臺上直接對對口醫生提供診療建議和下達醫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