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控股股東危機殃及 部分上市公司「意外」不斷

一、上市公司負面輿情概況

根據鷹眼輿情繫統,上週(8月27日至9月2日),資本市場關注度較高的10大負面事件涉及猛獅科技、南風股份、康達爾、億帆醫藥、升達林業、中葡股份、中珠醫療、重藥控股、東方網絡、中孚實業等。(參見表一)

受控股股東危機殃及 部分上市公司“意外”不斷

二、上市公司十大負面事件及負面指數

1.上市公司業績最受關注。通過鷹眼輿情大數據分析發現,上週十大負面輿情事件中,被媒體報道最多的關鍵詞依次為:業績大潰敗、併購重組、ST風險警示、股價波動、質押“爆雷”等。(見下圖)

受控股股東危機殃及 部分上市公司“意外”不斷

其中,在業績方面,東方網絡頻併購致業績大潰敗,中葡股份扣非後連續多年虧損,猛獅科技中報鉅虧3.08億;在併購重組方面,中珠醫療和東方網絡擬通過併購轉型遇阻;在ST風險警示方面,升達林業、中葡股份分別因控股股東危機及業績連虧多年,恐被退市風險警示;在股價波動方面,重藥控股恢復上市股價過山車眾投資者被套,中珠醫療併購屢受挫,股價腰斬;質押“爆雷”方面,億帆醫藥被質疑質押背後諸多危機待解。

2.負面指數。根據鷹眼輿情繫統,從上市公司內部危機及持續時間、業績、股價風險等維度,綜合分析上述上市公司投資風險。其中,猛獅科技、南風股份、億帆醫藥風險最大,為五顆星;億帆醫藥、升達林業、中葡股份、中珠醫療等質押“爆雷”及業績連續多年虧損等原因,短期投資風險係數達四顆星;重藥控股等需防股價大起大落,投資風險較大。(注:星級僅代表短期內負面事件對股價的影響程度,不適用於對上市公司的長期投資參考)。(參考表二)

受控股股東危機殃及 部分上市公司“意外”不斷

三、輿論主要評論及風險提示

1.猛獅科技中報鉅虧3.08億,自曝流動性臨近枯竭,擬引入實力雄厚新控股股東。

評論:每日經濟新聞:猛獅科技雖然將業務重點放在鋰電業務上,但畢竟涉足該領域較晚,很多鋰電項目都是近兩年的新投資項目,而且在沒有獲得大訂單的情況下,資金鍊肯定難以為繼。

風險提示:此前,猛獅科技與雪松控股簽訂委託投票權又被宣佈取消,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企業可能存在比較大的問題,未來能否有新的接盤者,存很大不確定性。

2.南風股份控股子公司遭遇“內鬼”式操作重要專利被盜賣,實控人失聯後“餘震”不斷。

評論:上海證券報:老闆失聯,還以上市公司名義在外大量借貸,主要股東和部分高管涉嫌參與內幕交易,加上涉嫌信披違規,這家公司已經被徹底玩壞了。

風險提示:被上市公司評價為“革命性”技術的自主研發的重型金屬3D打印技術專利被盜賣,有諸多疑問待解。另外,從熟知上市公司情況的相關人士的態度表明,目前,公司仍然沒有走上正軌。

3.二股東“意外”上位,康達爾危局待解。

評論:中國證券報:康達爾第一大股東華超控股與第二大股東京基集團糾纏至今的控制權之爭,或與上市公司背後“暗藏”的土地儲備資源有關,而華超系管理層在不斷“阻擊”京基系的同時,也在上市公司內控治理方面埋下了諸多隱患。康達爾危局依然待解。

風險提示:即使掌控了公司管理大權,但如果“華超系”高管捲土重啟股權之爭,康達爾會否重陷“宮鬥”困境仍未可知。

4.媒體稱億帆醫藥併購風險巨大,質押“爆雷”僅為冰山一角。

評論:京達財經: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向招商證券質押股份已經遭遇補充質押的條件下,更早時候、以相近價格質押給申萬宏源證券的股份,不知能能“獨善其身”?在億帆醫藥大股東股票質押背後,又隱藏著多少尚未爆出的危機?

風險提示:億帆醫藥的股價表現明顯弱於醫藥板塊整體,這或許也代表了二級市場層對公司經營戰略的擔憂。

5.公控股股東昇達集團危機殃及升達林業,利用上市公司違規擔保及佔用上市公司資金。

評論:每日經濟新聞:原本升達集團打算借錢購回“老家本”後,再出讓上市公司控制權償還此前債務。無奈資本市場環境突變,高槓杆買殼遭遇嚴打,致使其無法在短期內歸還各路資金。

風險提示:如果升達集團在一個月內解決不了歸還佔用資金和解除違規擔保問題,公司可能會被實行ST其他風險警示。

6.中葡股份上半年賠了4788萬,2018年若不扭虧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評論: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中葡股份的虧損分為內外兩個元素:外部原因更多地是整個中國國產葡萄酒這幾年遭遇到的品牌危機、產品危機、市場危機,以及渠道危機。內部原因來看,公司在品牌宣傳、產區宣傳、產品組合以及渠道拓展,包括多元化都是不成功的。

風險提示:去年,中葡股份是葡萄酒行業A股上市5家企業中唯一一家虧損的企業。若是扣非,淨利潤已連續多年為負數;即主業連虧多年,今年若不扭虧,將有“戴帽”風險。

7.中珠醫療併購屢受挫,股價腰斬,股東面臨15億償債考驗。

評論:21世紀經濟報道:一直對醫藥產業抱有野心的中珠醫療,最近幾年的對外擴張屢屢引發外界關注,然而中珠醫療的相關股東卻不約而同地陷入連鎖困局。這一困局是重組失敗、併購標的業績不及預期等導致公司股價下跌,股價下跌又為相關股東的高比例股權質押、債券回購等帶來壓力。

風險提示:資本市場環境惡劣,中珠醫療的健康產業佈局同樣遭遇困境,在這樣被動的情況下,公司的健康產業之路又將走向何方?

8.重藥控股恢復上市股價“坐過山車”,近12億資金被坑。

評論: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雖然能恢復上市的公司,經營狀況應有所改善。但今年A股出現了一定幅度回調,對於此類公司的復牌有一定壓力,其股價走勢最終還是要看公司基本面改善程度以及本身的估值情況來定。

風險提示:由於當前市場萎靡不振,資金參與情緒謹慎,重新上市後的這些公司股價衝高回落,甚至持續走低,說明市場對其重組後市並不看好。不建議中小投資者參與炒作。

9.東方網絡跨界轉型押寶文旅,頻繁併購重組致業績大潰敗。

評論:斑馬消費:頻繁實施資產重組,量多且雜,外界看得雲裡霧裡,也頻頻引發監管層的關注。公司在信批方面頻現漏洞,讓人不得不懷疑公司的內部管理上或存在較大問題。

風險提示:在頻繁大手筆收購的同時,東方網絡的資金並不是很充裕,如何以有限資金撬動大額收購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此外,業績持續大幅虧損,如無非常手段,今年全年或繼續虧損。

10.控股股東涉融資租賃糾紛,中孚實業部分股份遭司法凍結。

評論:證券時報:對於中孚實業這樣的重資產型企業而言,融資租賃的優越性更加凸顯。但中孚實業大力融資的背後,是公司近年來業績的持續大幅下滑。

風險提示:2016年至2018年半年報,該公司扣非淨利潤已持續為負值,如果今年未能扭虧,將有被“戴帽”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