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達期貨研究院院長陳凱:高油價不可持續

“在伊朗問題落地之前(11月4日)油價或將在高位震盪(全球宏觀不出問題的前提下),當前的高油價不可持續,本輪油價或已見頂,尤其是在明年一季度全球需求環比減少的情況下,油價或將回落到70美元/桶甚至以下(布倫特原油)。”盛達期貨研究院院長陳凱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波動率明顯增加

中國證券報:近期國際油價高位震盪加劇,原因是什麼?

陳凱:首先,本輪油價創出近四年以來新高(布倫特原油86.74美元/桶,WTI原油76.90美元/桶)。從兩市原油的價差表現和月差表現來看,本輪油價的上漲主要驅動力來自布倫特市場;一是供給端伊朗問題,二是8月以來中國煉廠開工顯著增加帶來的需求增長(山東地煉開工率八月以來增長10%)。在當前位置,市場一方面擔憂未來伊朗產量受制裁影響將出現大幅下滑,疊加OPEC增產或不及預期,對未來供給短缺的預期加重;另一方面宏觀環境似乎沒有預期的那麼好,經濟下滑導致需求減少的擔憂在加重。在這些因素的驅動下,近期油價的波動率明顯增加。

中國證券報:有機構預計油價將漲至100美元/桶,如何看待?

陳凱:多家投行高喊油價將超100美元/桶,他們的主要邏輯基本都是:在未來全球需要穩定增長的情況下,美國原油受運輸瓶頸影響出口受限,OPEC+俄羅斯無法通過增產來彌補伊朗和委內瑞拉產量的下滑;未來全球原油供給存在很大的缺口,油價因此將超100美元/桶。我們認為無論是未來全球需求還是供給問題都存在一些疑問。原油的兩大下游產品是汽油和柴油,這兩大產品的需求增速未來都存在下滑的風險。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汽車銷售數據均出現明顯下滑,在這樣的情況下汽油需求未來很難有好的表現。雖然今年美國柴油消費有不錯的表現,但是在當前高利率情況下,未來基建要繼續擴張難度不小,柴油需求或將見頂。同時我們看到,在美國持續加息下一些國家的貨幣出現大幅貶值(阿根廷、土耳其、俄羅斯、巴西和南非等),疊加油價的上漲,這些國家國內油價(按本國貨幣計價)依然達到歷史新高,這將抑制這些國家的原油需求。供給端市場擔憂的是OPEC+俄羅斯的增產無法彌補伊朗和委內瑞拉的減產。按九月份的產量算未來兩國預計將合計減產130萬桶/天,而OPEC+俄羅斯的剩餘產能為270萬桶/天。綜上,油價要上100美元/桶缺乏基礎。

高油價不可持續

中國證券報:對油價後市怎麼看,邏輯是什麼?

陳凱:當前的高油價不可持續,主要依據有三個方面:一是未來全球原油需求增長不容樂觀,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以及高油價對需求的抑制都將對未來需求帶來衝擊。二是OPEC+俄羅斯不缺剩餘產能,無論是出於經濟利益考慮還是美國對產油國的政治施壓,都將讓產油國增加產量來彌補伊朗的產量損失。

中國證券報:油價上漲對全球資產有何影響,哪些行業將受益?

陳凱:油價的上漲將導致全球通貨膨脹率提高,而美聯儲加息的一個主要依據是通貨膨脹。即意味著油價的上漲將導致美聯儲加息的概率增加,今年油價的表現與美聯儲加息的頻率明顯印證了這一點。油價上漲→美聯儲加息→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美債價格下跌。美國的利率走高,而其他國家若無法跟上美國的加息速度,將導致其他國家和美國的利率差越來越大,其他國家本幣相對貶值。同時黃金亦是受影響的資產之一,黃金價格實際是反映了通脹預期和美債收益率之差,油價通過對通脹預期和美債收益的影響作用於黃金價格。從整個原油產業鏈來看,油價的上漲對原油上游勘探開採行業來說是一大利好,尤其是油服企業。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