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該這樣做,孩子就會堅強勇敢

父母應該這樣做,孩子就會堅強勇敢

文| 金桔子

打開微博,被陳赫的一條消息吸引到了。

陳赫的女兒安姐已經兩歲了,奶奶退休在家教安姐游泳,變著花樣的引誘安姐多次下水玩耍,安姐始終坐在岸邊泡腳,不肯下水。

安姐對游泳的懼怕,陳赫也表示無奈。

父母應該這樣做,孩子就會堅強勇敢

父母應該這樣做,孩子就會堅強勇敢

看的出來,陳赫和奶奶一直很用心在教安姐下水游泳。

為什麼安姐還是害怕呢?

如果讓安姐先熟悉水的樂趣,與爸爸打打水槍,知道水不可怕。相信她會更樂意接受。

01

建立勇氣之前,要先建立安全感

我的一位同事,一年前給孩子嘗試滑板車的時候孩子很害怕。

後來孩子的爸爸每天堅持帶她看樓下的小朋友玩滑板車,感受滑板車的樂趣。

自己在女兒面前做簡單的示範,通過爸爸自信的傳達,女孩知道了滑板車是很安全的。

經過多次的邀請嘗試,女兒敢上滑板車了。

爸爸一直在身邊給女兒安全:“放心,我在後面保護你不要怕哦。”

一年後,功夫不負有心人,孩子在家長的引導下,終於站在了滑板車上自信的行駛,讓爸爸不禁感嘆:

如果說一年前她站在滑板車上是初生牛犢的無畏,

那麼今天她能站在滑板車上就是戰勝恐懼的勇氣

父母應該這樣做,孩子就會堅強勇敢

2

只有放手讓孩子去嘗試,才能遇見美好

曾看到皮克斯2016動畫短片《鷸》,讓我印象深刻。

在沙灘上生活著很多的鷸,有一天鷸媽媽像往常一樣出去找食。

鷸寶寶躲在窩裡,張著嘴等待著媽媽的食物。一直不敢出門。

媽媽告訴它沙灘裡有很多好吃的貝殼,你要自己來找。

剛開始鷸寶寶不懂水性,出去找貝殼時,被大浪打得底翻天。害怕的躲在窩裡獨自療傷。

後來餓的不行了,它再一次出門尋食,見大浪沒來,急速捕食。當大浪洶湧而來時,卻再次被大浪嚇到後退。其實這次的浪很小,它不知道。

直到鷸寶寶看到寄居蟹的時候,才明白了其中的奧妙。

它脫離鷸媽媽的懷抱,嘗試著和寄居蟹一樣,當大浪來了的時候學著把頭埋在沙子裡。躲過大浪的瞬間,它的眼下全是食物。

鷸寶寶不再害怕了,它也越來越有勇氣去尋找更多的食物了。

很多時候我們通過嘗試瞭解事情的真相後,就變的不再懼怕了。

父母應該這樣做,孩子就會堅強勇敢

3

人生需要勇氣,才能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

有一次,朋友參加公司 的拓展活動,教練要求公司所有的人必須要完成3米高的空中跳躍。

當大家的視線聚集在教練的示範中時, 不少同事因為身體原因,選擇放棄。

朋友身體很好,她參加了這次的高空訓練。當教練把她送到3米高的鐵板上,看著下面的人她開始眩暈。因為太高了,她猶豫著跨還是不跨。

教練和同事們一直在下面給她加油打氣,她知道放棄是不可能的了。為了不負大家的鼓勵,她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這時堅定的往前一跳。順利的通過了高空訓練。

拓展活動結束後,她很開心。看似不能跨過的障礙,她因為勇氣而戰勝了恐懼。

父母應該這樣做,孩子就會堅強勇敢

當我們從小讓孩子多體驗嘗試某一項活動時,不要急於要結果,多肯定孩子,給予孩子安全感是前提。

我想,安姐並不是真的怕水,當她感受到因水帶來的樂趣後,她找到自己的安全感,也就能勇敢下水了。

同事因為讓女兒覺得滑板車安全,有爸爸在身後保護她。安全感的建立讓她有了勇氣,所以孩子堅信一定可以站在滑板車上的。

鷸寶寶在面對困境時,因為大膽嘗試,而邁向了成功的第一步。

朋友參加拓展訓練後也讓自己明白了,同事的鼓勵能激發自己的勇氣。

而遇事不畏的關鍵是讓孩子明白成功的過程需要試錯,孩子才能越戰越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