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街心花園」的回憶,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是興義人!

没有“街心花园”的回忆,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兴义人!

没有“街心花园”的回忆,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兴义人!

(街心花園 盤江魂 來源網絡)

興義人常說“有錢沒錢,街心花園”街心花園承載著幾代興義人的記憶。無論事世如何變遷,街心花園“盤江魂”總是纏繞彙集著興義人的點點滴滴。

没有“街心花园”的回忆,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兴义人!

累了!坐在“鐵奶奶”的足下仰望天空

餓了!走到蘿蔔街、稻子巷...

整點特色小吃。

情侶們喜歡在這裡閒逛夠物,長輩們喜歡來這裡談天說地。

樹下,總坐著一兩位特別準的“大仙”為人解惑。

樓上網吧,老有捨不得花錢站在背後看人上網的傢伙。

不少人還懷戀已經不在營業的那家小酒吧,老闆特豪爽...

没有“街心花园”的回忆,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兴义人!

(興義街心花園 豆芽街入口 來源網絡)

興義街心花園,是市區沙井街、稻子巷街、鐵匠街、豆芽街、楊柳街、川祖街、宣化街、大壩子街等八條步行街的彙集中心,也是興義市的主要商業街。

没有“街心花园”的回忆,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兴义人!

(街心花園夜景 來源 網絡)

没有“街心花园”的回忆,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兴义人!

(街心花園夜景 來源 趙永剛 攝)

街心花園由6條步行商業街和一個園形廣場構成,形式“八卦”所以也有“八卦金街”的美譽,可能許多興義人還不知道,街心花園其實也是貴州最長最大的步行街 ,不但在興義在貴州乃至西南都相當有名。

没有“街心花园”的回忆,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兴义人!

(1997年的興義街心花園 來源百度百科)

後續:街心花園的前世今生

據早前媒體採訪興義市原老市長鬍隆甲,胡爺爺介紹:

1949年興義和平解放,“那時的興義,人煙稀少,房屋全是土木結構,盤江路、雲南路、遵義路、沙井路、幸福路、桔山大道等全是一片稻田,幾乎看不到人家。”那時平時除了機關下班和學校放學後在街上看到一些路人外,其餘時間很少看到行人,夜晚一片漆黑,下雨天出門便是一腳泥。

1957年,專區決定對小場壩的楊柳街和豆芽街進行路面改造。由於當時水泥造價昂貴,專區選用石灰和沙子混合築成三合土,全體機關工作人員和群眾齊上陣,打石頭,運泥土,花了近五個月的時間,兩條長600米,寬4米的街道終於築成。從此,興義有了兩條漂亮街道。附近的人們一有空就到這兩條街上溜達,享受那種平整的路面氣息。

1982年5月1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成立,州府駐興義縣城。之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築物拔地而起,人民銀行、東風商店等屹立在興義小場壩附近。“當時人民銀行是最高的樓房了,總共七層,好些農村的老人步行兩三天來興義,就是為了目睹這幢高樓。”胡隆甲說。 1987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興義撤縣建市。

撤縣建市後,興義市委、市政府對興義市的“心臟”小場壩非常重視,請來專家作規劃,市委、市政府還決定從財政拿出20萬元對小場壩進行大規模的改造。經過兩年的努力,以商業、飲食、休閒等為一體的小場壩展現在市民眼前。之後,市委、市政府還在小場壩的中央修了一座象徵民族地區民族團結的“盤江魂雕塑”,進一步美化了小場壩。

幾年之後,小場壩成了一個綠陰滿地、花壇錦簇、寬闊的步道和古建築商廈環繞的商業和休閒中心區。 就這樣,興義市民從此將興義小場壩叫做興義街心花園。

没有“街心花园”的回忆,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兴义人!

(興義街心花園 來源 周學祥攝)

1999年,興義市政府啟動了街心花園步行街改造工程。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到2000年底,街心花園步行街全部鋪上了長方形或正方形的石板,街道中央則安裝了100多座不鏽鋼柱乳白色球形路燈。而街心花園周圍新豎起的6座禮花燈,一到夜裡,便會像五彩的花朵一般綻放。

2010年1月7日,州委州政府、興義市委市政府將偕同各有關部門全力打造興義市街心花園,把街心花園打造成為貴州省首屈一指的集文化、休閒、娛樂、餐飲為一體的特色步行街,並改名為八卦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