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評誰更安全:氫燃料電池車橫向對比鋰電池車汽油車


評評誰更安全:氫燃料電池車橫向對比鋰電池車汽油車


今天能鏈將新能源車與燃油車進行橫向對比,讓大家評評哪種車更安全,哪款車會是你未來出行的選擇。

| 能鏈·勢銀旗下媒體平臺 |


近幾年新能源車的崛起給了人們一個出行的新選擇,新能源車相比汽油車更加環保,使用費用更低廉。

但人們看到網上新能源車碰撞後發生自燃等安全問題的時候,不免開始懷疑新能源車是否能做到和汽油車一樣安全呢?

今天能鏈將新能源車(包括氫燃料電池車、純電動車)與燃油車進行橫向對比,讓大家評評哪種車更安全,哪款車會是你未來出行的選擇。

燃油車


首先是燃油車,燃油車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從第一條安全帶的誕生,到第一個安全氣囊面世,再到後來的各種電子輔助、主被動安全裝備,汽車(廣義上)的安全配置發展史,伴隨著科技和工業的進步。人類努力把安全問題擺在優先位置,任重而道遠。

燃油車在發生碰撞之後,在正常情況下不會自燃,因為油箱雖然有很多燃油,但是並不發熱;發動機雖然很熱,但是燃油很少;車體雖然可燃,但並非易燃;電路當然也可能著火,但電路熱量低先冒煙,所以“正常”的汽車自燃都是先冒煙逐漸著火,有足夠的時間逃生。


評評誰更安全:氫燃料電池車橫向對比鋰電池車汽油車


(燃油車爆炸)


燃油車經過時間的考驗,安全性能值得保證,在未發生特定的事故下不會產生爆炸,但在發生汽油洩露等情況下,因為汽油其燃點極低,遇到明火或電火花,就會產生燃燒爆炸,其爆炸的範圍極大。

新能源車-純電動車


純電動車在安全措施方面都會為電池特別設計保護機構,但是發生碰撞等意外是不可控制的,嚴重情況下仍然會傷及電池,當電池單體發生破裂或者結構變化,金屬鋰會迅速與空氣發生激烈氧化反應,在短時間內產生熱量內聚,進而引發爆燃或爆炸。

根據上海市消防局的實驗顯示,電動車火勢蔓延速度遠比燃油車更快,從起火到完全燃燒,留給乘客的反應時間只有90秒左右。雖然目前採樣率較小,但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評評誰更安全:氫燃料電池車橫向對比鋰電池車汽油車


(電動車自燃)


電池起火,是由多種化學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不可直接使用簡單的方式滅火,最好是有專業人員操作。

在電動車起火時,駕駛員和乘客最好迅速撤離現場,交給專業人士來處理。

氫燃料電池車


氫燃料電池車以氫氣為主要能源,氫氣相對比液體燃料和其他氣體更容易從小孔中洩露,因此氫氣相對於其他燃料的洩露速度更快。

但氫氣的密度僅為空氣的7%,所以即使在沒有風或不通風的情況下,它們也會向上升,而且氫氣會上升地更快一些。

在空氣中,氫的爆炸範圍很寬,而且點火能不高。氫氣的爆炸極限範圍(體積分數)是4%-75.6%,最小點火能僅為0.02mJ。而其他燃料的爆炸極限範圍則要窄得多,點火能也要高得多。

一般來說,氫氣爆炸要達到兩個條件,除了要滿足氫氣的爆炸極限,還要施加靜電、明火或混合空氣溫度達到527℃及以上。氫氣爆燃的條件是有先後順序的,首先要滿足濃度,然後再滿足點燃條件。

如果發生爆炸,氫氣的爆炸能量是常見燃氣中最低的,特別就單位體積爆炸能而言,氫氣爆炸能僅為汽油氣的1/22。

由於氫氣不同的物化特性,如何應用於燃料電池車中可以保證安全,需要從車載供氫系統的安全性角度進行分析。

車載供氫系統主要是為燃料電池系統提供穩定壓力的氫氣,而其安全措施主要從預防與監控兩方面著手。

一方面通過完整的安全輔助裝置實施良好的預防,另一方面通過合理的佈置各類傳感器形成完善的監控,通力合作維護車載供氫系統的安全性。

從技術設計的角度說,車載供氫系統主要由高壓儲氫瓶、加註口、單向閥、安全閥、溢流閥、減壓閥、電磁閥、熱溶栓、壓力和溫度傳感器以及氫管路等零部件組成。

其不僅具備過溫保護、低壓報警、過壓保護、過流保護等功能,還考慮到了碰撞安全、氫氣洩漏的控制等。

評評誰更安全:氫燃料電池車橫向對比鋰電池車汽油車


氫燃料電池汽車在發生碰撞造成氫氣洩露時,氫氣因為其本身特質會快速向上方洩露,乘客有足夠的時間逃離現場。

評評誰更安全:氫燃料電池車橫向對比鋰電池車汽油車



比較了燃油車、純電動車和氫燃料電池車的安全性後,未來當三者都發展趨於成熟的時候,你又會選擇哪種車型作為自己的座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