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航天每況愈下,飛船鑽洞暗指他國破壞,真相依然撲簌迷離


俄羅斯航天每況愈下,飛船鑽洞暗指他國破壞,真相依然撲簌迷離


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8月30日受到一次不大不小的驚嚇,他們還在睡夢中,地面人員就發現空間站竟然發生了氧氣洩露。宇航員們早上睡眼惺忪醒來,就馬上開始尋找漏洞,結果來自歐洲空間局的宇航員亞歷山大·格斯特,在俄羅斯聯盟號飛船生活艙的衛生間牆上發現了一個直徑2毫米的洞。格斯特用手將它堵住後,最終在其他宇航員幫助下,用膠帶將其封住,暫時化解了危機。

最初人們都以為這個洞是微隕石撞擊產生的,後來卻發現是一個規則的鑽孔,這一下引發了軒然大波,俄羅斯航天局發誓要揪出這一幕後“黑手”。不過沒等他們揪出來,俄羅斯的媒體已經“揪”出來了——絕對是美國宇航員在搞破壞!可能因為某個宇航員生病了,想提前回地球治病,卻又不想出船票錢,就把俄羅斯的飛船鑽個洞,好搭俄羅斯的飛船回家。


俄羅斯航天每況愈下,飛船鑽洞暗指他國破壞,真相依然撲簌迷離


這個充滿藝術、科幻、陰謀和政治元素,想象力豐富的腦洞確實很大,俄羅斯航天局在介入調查後,現在也得出了結論。俄羅斯航天負責人德米特里•羅戈津本週一晚間在電視講話中說,初步結論已經出來了,已經排除了製造缺陷,這個洞確實是有人故意鑽的,這個洞究竟是什麼時候,在哪個地方鑽的,將由第二個調查委員會接著進行調查。

羅戈津是俄羅斯副總理,去年5月被任命為俄羅斯航天局的局長,一向以言辭犀利著稱,被西方國家認為是麻煩製造者,2014年因克里米亞事件受到美國製裁。


俄羅斯航天每況愈下,飛船鑽洞暗指他國破壞,真相依然撲簌迷離


在受到制裁的時候,羅戈津曾說,我建議美國下次用蹦床把他們的宇航員送到國際空間站——自2011年起,由於航天飛機退役,美國已沒有其它手段把自己的宇航員送到空間站,只好大量訂購俄羅斯聯盟號飛船的船位,比俄羅斯自己使用的還多得多。當然,俄羅斯航天也藉此獲得了寶貴的資金,得以支撐下去。

羅戈津此前也表示,俄羅斯與美國宇航局的合作變得越來越困難了。這樣看來,俄羅斯媒體在事件發生後做如此猜測也就不足為奇了,不過現在俄羅斯一位高級官員已否認了俄羅斯媒體的報道。國際空間站的現任指揮官,美國宇航員德魯·費斯特爾稱,船員在某種程度上涉及此事“令人尷尬”。


俄羅斯航天每況愈下,飛船鑽洞暗指他國破壞,真相依然撲簌迷離


俄羅斯的航天業已每況愈下,羅戈津成為其負責人被認為會帶來更大麻煩,原定2022年發射新的聯盟號飛船已經取消,衛星發射市場也漸漸萎縮。羅戈津就曾經抱怨,馬斯克的SpaceX公司試圖將俄羅斯擠出太空發射服務市場,其實他有什麼好抱怨的呢?中國火箭原來也是意氣風發,現在也很少聽說為哪個國外公司發射衛星了,還不是被低價火箭擠出去了。

太空對商業公司的開放,意味著最有競爭力的力量已經加入進來,這個行業將掀起一場暴風驟雨,把那些效率低下的機構淘汰出去。前段時間中國發生的“張小平離職事件”就是最好的說明,火箭專家張小平跳槽去民營企業後,國有原單位才發現他是國家核心項目的“靈魂人物”,甚至會影響載人登月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