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魚弟,帶給父母怎樣的思考?

殺魚弟,帶給父母怎樣的思考?

2010年的寒假,9歲的孟凡森身穿深色運動棉衣褲,戴著棒球帽,穿梭於草魚、花鰱、鱸魚等水槽間,幫顧客挑魚、殺魚、算賬,動作熟練迅速。一位熟客“葉先生”覺得有趣,拍攝了一段視頻,上傳到網絡。

畫面中,蹬大眼睛,皺著眉頭的孟凡森坐在濺滿汙水、魚鱗和血漿的環境裡,他一言不發,從顧客手裡接過一條十釐米長的魚,反手摔在地上,再撿起放在水泥案臺上,一臉冷淡。他下刀嫻熟有力,十幾秒刮完兩面魚鱗,開膛破肚,再用黑色塑料袋一裝,“7塊1毛”語氣乾脆利索。因此被成為“殺魚弟”,成為網紅,受到很多媒體的關注和採訪。

殺魚弟,帶給父母怎樣的思考?

但從孩子那犀利得眼神種看出,孩子不喜歡這個工作,因為他缺少了這個年齡該有的快樂,這是個沒有童年的孩子。他對這個世界很陌生,很冷淡,很敵對。

當時的視頻就引發網友激烈討論,有人誇孩子懂事、能幹,多數人持反對意見,“這麼小孩子不用上學麼?”、“他雙手凍得紅腫,會受傷吧?”,微博上更是發起“不要讓‘殺魚弟’成為賺錢工具”的話題討論。

時隔八年(2018年,殺魚弟17歲),等殺魚弟再回到公眾視野的時候,卻是喝了三四十毫升得百草枯!殺魚弟這回不是因殺魚聞名,而是因為自殺又引起了公眾的注意。

殺魚弟,帶給父母怎樣的思考?

這八年裡殺魚弟經歷了什麼,又為何自殺?

殺魚弟兄妹六個,他是老大,從小就幫父母打理生意,照顧弟妹,斷斷續續上學,到了六年級乾脆完全輟學了。父母把魚店改名為“殺魚弟水產店”,利用殺魚弟網紅的身份,用來招攬更多的顧客。

輟學後,殺魚的活基本上落到了殺魚弟身上。殺魚弟這幾年的日常生活就是殺魚、殺魚、殺魚。從早到晚機械單調的重複著殺魚的工作,這與他的年齡極不相稱。

更可怕的父親的脾氣特暴躁,父母天天吵架,動不動就暴打殺魚弟,父子倆經常動手。你想,在這樣環境里長大的孩子,心裡沒有陽光,沒有溫暖,沒有快樂,沒有精神寄託,只有殺魚和被打。雖然是親生父母,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是黑暗的、痛苦的,心裡滿是怨氣和憤怒,心裡就埋下了自殺和報復的禍根。

殺魚弟,帶給父母怎樣的思考?

所以早在一個月前,殺魚弟就買了百草枯,當前幾天和父親爭吵後,殺魚弟憤怒的喝下了早準備好的毒藥,一飲而盡。他要拿自己的生命報復父親!報復父親對自己得漠不關心,只知道賺錢!

百草枯對肺的傷害最大,會引起肺纖維化。也就是說肺最後就乾巴成兩團絲瓜囊,完全沒法呼吸。在服毒的激情消散之後,在死亡的鐘聲敲響之前,有足夠的時間品嚐後悔的滋味。

現在殺魚弟在濟南齊魯醫院就醫,雖然病情暫時控制,但尚未脫離病危狀態,腎、肺功能的衰竭將繼續拉扯著他。對他來說,意外與生機仍是未知數。

殺魚弟,帶給父母怎樣的思考?

在病床前日夜陪護的父母處於迷茫混沌中,“只是下意識察覺,這幾年恐怕沒能真正關注他內心的變化。”

這個悲劇給父母們怎樣的教訓?

活著,是很幸福的事。對有的人來說,死,可能才是解脫吧。殺魚弟就是這麼想的,活著沒意思。父母只關心自己,父母的眼裡只有錢和魚。他們從不考慮殺魚弟喜歡什麼,想要什麼,該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怎樣才能讓孩子過得快樂。

伊坂幸太郎說: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殺魚弟,帶給父母怎樣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