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後對太極的思考

一場秋雨後對太極的思考

昨夜的一場秋雨,伴著幾聲炸雷,彷彿淋溼了我的思緒,驚醒了我的清夢,還原了我的念想,也堅定了我的執著。人生風華,那些深一腳、淺一腳的印記裡,記載著數年來為太極奔波的心路旅程,就這樣一路走來,有艱辛、苦澀,也有歡笑、愁緒,更多的是收穫與幸福。就像漫步在阡陌的叢林裡,能感覺到時光的溫暖,更能感覺到為喜歡之事為之付出的值得。其實,這些付出,不必追問。因為懂的人,會看在眼裡記在心中;不願懂的人,仿若這秋雨一般,留下一絲秋涼的雨痕而已。 我經常想,如何才能打出一套蘊含拳心、拳意、拳情、拳韻的太極拳呢?這樣的問題恐怕每個有心練太極的人都曾想過。有人稱,太極拳是寧靜的詩,流動的畫,動人的音樂,活動的雕塑,如此形容或許再恰當不過。因為太極拳的動作既有戲劇的元素,又有舞蹈的元素,柔和舒展,不亞於詩的意境。全套動作的運行,如行雲流水一般,具有美境的優雅,深夜的平靜,給人以畫卷的美感。太極拳的動作節奏,像音樂的旋律,能撥動你的心絃,激發你的情感,達到心曠神怡的境界。每一招一式的定型都如同一尊雕塑,真可謂美不勝收。

一場秋雨後對太極的思考

  於太極的這般美好,多半是讓人喜歡且不願放棄的重要元素。我也常想,為何讓自己每天付出幾個小時去練拳不嫌累?為何每天重複太極這些動作沒有厭惡感?為何心中的悲苦愁緒會在太極的運化中消彌?為何倡導學拳如同做人,先做人後學拳?又為何一套拳練完後,身心會被舒暢、愉悅的心情佔據,又似遨遊於宇宙蒼穹之中?等等……所有這些,我一直在思索,也在用行為在研學,但太極的博大精深又豈是我自己能弄明白的。但有一點我確信:太極拳是一個尊重自然、崇尚自然、倡導自然的拳種,其核心就是要順應自然,在人與自然的和諧中尋求科學健身和自我防禦。能否順應自然,這是衡量一個人太極水平高低的重要標誌,也是提高拳術質量的最佳途徑。歸根結底“四個字”,即“道法自然” ,這是太極人生的最高法則,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想必不會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