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抗拒寫作文,家長可以分這3個階段去指導!

上了小學,孩子寫作文半天擠不出幾個字……

這是很多家長會遇到的問題,其實只需分三個階段去指導孩子,爸爸媽媽完全可以按照這個方法在家裡幫孩子學會寫作文!

第一個階段

從講故事開始,記下想說的話

孩子抗拒寫作文,家長可以分這3個階段去指導!

對待完全不會寫作文的孩子,爸爸媽媽可以先從讓孩子完整講一個故事開始訓練。有些孩子寫不出東西來往往是因為腦袋空空,不知道寫什麼,也不知道怎麼寫,所以寫出來的作文句不成句、斷斷續續、乾癟無趣。

但爸爸媽媽應該知道,一般小學生的作文都是記敘文,也就是“講故事”,講故事無非就是,一件事情的發生,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爸爸媽媽可以通過睡前故事或者日常溝通等方式,讓孩子練習說出一個完整的故事,把這六要素強化在孩子的心裡。

當孩子能口頭表述出一個小故事後,再指導孩子把自己想說的話記錄下來,幫孩子梳理頭緒,使其完成一篇各個要素完整的作文。這個過程要提醒孩子,不管怎麼樣先寫出來,把能想到的都寫出來,寫出來之後再修改而不是半途而廢。

孩子抗拒寫作文,家長可以分這3個階段去指導!

小學生一般有這樣幾種類型的作文:寫人、寫事、寫物、寫景。爸爸媽媽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孩子理清思路,知道可以從哪些角度去寫。當孩子順著引導講出一段故事或者描述時,爸媽就可以告訴孩子:“把你說的這些,寫下來就是一篇作文啦!”

例如寫人物:

(1)你喜歡/尊敬/難忘的人是誰?跟你什麼關係?

(2)他/她長的什麼樣?

(3)你和他/她之間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情?

(4)你為什麼喜歡/尊敬/難忘他/她?

寫事情:

(1)你喜歡/難忘的事情是什麼?

(2)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發生的?都有哪些人參加?

(3)事情的經過是怎樣的?

(4)你有什麼感受?

寫物品:

(1)它是什麼?

(2)它是什麼樣的?顏色、味道、大小……

(3)你和它之間有什麼故事?

寫風景:

(1)這是什麼地方?

(2)這是什麼季節?

(3)這裡有哪些景物?

(4)你在這裡做了什麼?

(5)你看到這樣的景色有什麼感受?

孩子抗拒寫作文,家長可以分這3個階段去指導!

第二階段

增加詞彙量,進行語句擴充

當孩子能夠寫完一篇作文時,哪怕毫不生動,至少也是一種進步。這個時候,家長除了鼓勵之外還要有意識的幫助孩子增加詞彙量,因為只有詞彙量增加了,才能使作文內容更加豐富,為文章增添色彩。

爸爸媽媽可以平時跟孩子玩查字典的遊戲,讓他認識更多的字詞。也可以買一些課外書籍給孩子,比如繪本故事或童話故事,讓孩子既可以擴展閱讀,又能夠在故事中學習到更多詞彙。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幫助孩子積累不同類型的詞彙,比如各種形容詞、連詞。

想讓作文看起來更“精緻”,就要幫孩子多用形容詞。爸爸媽媽可以在帶孩子外出遊玩時,多練習使用各種顏色、氣味、形狀的形容詞,如白嫩嫩、黃燦燦、紅彤彤、綠油油、黑乎乎、香噴噴、甜滋滋、酸溜溜、圓滾滾……

想讓孩子寫作文有連貫性,就要多練習連詞的使用。比如並列關係連詞:和、跟、與。承接關係連詞:於是、然後、接著。轉折關係連詞:卻、雖然、但是、然而、而、偏偏、只是、不過。因果關係連詞:因為、所以。選擇關係連詞:或、或者、不是…就是。假設關係連詞:如果、假如、只要。遞進關係連詞:不但、不僅、而且。家長可以從這些簡單的詞入手,讓孩子逐漸學會使用,慢慢熟練,這樣可以讓作文更充實更條理。

孩子抗拒寫作文,家長可以分這3個階段去指導!

詞彙量增加了,孩子就可以把句子寫的更生動、更詳細、更有文采。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用“語句擴充法”,逐步讓孩子在分析和思考中把“話”寫得更豐滿。比如最初孩子在描寫春天時可能只會寫“花兒都開了”。針對這句話,可以這麼引導孩子進行豐富:

(1)什麼花都開了?

(2)它是什麼顏色的?

(3)它有什麼味道?

(4)如果不用“開”,你能想到更好的詞語嗎?

(5)花開了你有什麼感覺?

經過這樣的引導,原來的一句話可以擴充寫成一段話,爸爸媽媽可以帶孩子常玩這樣的遊戲,給一個簡單普通的句子,讓孩子聯結起一個更有文采的句子。慢慢地,孩子就會從“會寫”到“願意寫”、“能寫很多”,寫多了,自然就容易提高水平了。

第三個階段

學習修辭手法,增加文采

經過前兩個階段,其實孩子已經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一些修辭手法,如果腦子裡沒有修飾的概念,那麼文章肯定是死板的、平淡的、不生動的,這樣肯定不會得太高的分數。

孩子抗拒寫作文,家長可以分這3個階段去指導!

語言中合理地利用修辭手法,文章必然會升上一個檔次,就不怕語文得不到高分。修辭手法的運用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語文寫作中,正確的使用,能為語言增色不少。修辭手法的運用要從小學開始訓練,一般可以從簡單的比喻、擬人、誇張、排比開始。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間的某些相似之處,用一個事物來比方另一個事物。多用一些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常見的比喻詞主要有:像、好像、似的、如、好比……

家長在平時對話中可以引導孩子運用比喻句,而且要注意孩子選取的本體和喻體以及比喻詞是否恰當,若不合適需要及時進行糾正。

擬人是指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思想、語言、感情、活動,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例如可以把花鳥魚蟲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孩子使用擬人的手法可以增加童趣、也更容易表達感情,如果家長時常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說童話……那麼孩子很容易就會運用這種修辭。

比喻和擬人是最簡單也最容易學會的修辭手法,當孩子正確使用這些修辭手法後,家長要及時鼓勵,讓孩子有信心掌握更多表達方式,讓文章更加豐富多彩。

孩子抗拒寫作文,家長可以分這3個階段去指導!

寫作文猶如工人蓋房子,需要慢慢打下紮實的基礎,再進行修飾。當孩子有寫作文的煩惱時,作為家長不要光顧著催促和鼓勵,不妨用實際行動引導孩子打開孩子的心扉,按照三個階段逐步提高,讓孩子不再抗拒寫作文,多看多寫,寫出好作文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獲取更多學習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