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種植業待破局

我國的中藥材商品供應主要依靠野生資源。從20世紀50年代起,我國大力發展中藥材的栽培和養殖。雖然目前仍有70%左右的中藥材品種來自野生資源,但30%來自栽培和養殖的藥材品種,其生產量卻佔到了中藥材供應量的70%以上。

截至2012年,全國藥材種植總面積約2100萬畝(不含林下種植面積),《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收載藥材品種達616個,種植養殖品種近在300個,其中生產供應以栽培(養殖)為主的近200種,佔常規使用品種的40%以上,基本滿足了中醫藥臨床用藥、中藥產業和健康服務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在行業層面,相關基地認證的推行有效提升了藥材種植的規範化水平。截至2014年底,141家企業66個品種152箇中藥材種植基地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GAP認證。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種植養殖專業委員會也積極在會員內部開展“優質道地藥材示範基地”評選活動,截至目前共評出38個品種40個優質道地藥材示範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