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稱哭神,國亡後他痛哭七天七夜,居然哭出數萬大軍成功復國

此人和岳飛齊名,國亡後他哭了七天七夜,最終哭出百萬大軍成功復國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流傳有這樣一句古話“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意思就是說在一個家庭出現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誰是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出真正的忠臣。在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歷史上,這樣的忠臣孝子可以說是不計其數。

此人被稱哭神,國亡後他痛哭七天七夜,居然哭出數萬大軍成功復國


例如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其對楚國的“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忠心思想一直在激勵著無數國人,又如三國時期的蜀國丞相諸葛亮,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也成為了後世愛國的標杆,以及南宋時期的“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岳飛等等。

他們的身上都流淌著一種華夏子孫的優良傳統,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英雄人物,和歷史上的愛國英雄岳飛齊名,當國家滅亡舉國不知所措之時,他號啕大哭七天七夜,居然哭出了百萬大軍,成功光復了自己的國家。

此人被稱哭神,國亡後他痛哭七天七夜,居然哭出數萬大軍成功復國


此人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人申包胥,不過說到申包胥就不得不說一個叫做伍子胥的人,相信熟悉歷史的朋友們都不會對伍子胥感到陌生。伍子胥出身楚國大族,他的父親伍奢是楚平王子建的太傅,不過後來被饞臣費無極陷害。

伍奢與長子伍尚被昏庸無道的楚平王殘忍的殺害,伍子胥在得知自己的父兄被暴君殺害之後,決定逃離楚國。不過,就在伍子胥逃離韶關的時候,卻因為被楚國通緝,無法出城一夜之間急白了自己的頭髮。

此人被稱哭神,國亡後他痛哭七天七夜,居然哭出數萬大軍成功復國


後來,多虧得到了好友申包胥的幫助才得以逃出韶關,伍子胥在離開韶關的時候,向好友申包胥說出了楚平王這個昏君冤殺自己父兄的事情,同時也發誓說:“總有一天,自己要滅了楚國,以報楚平王對自己的殺父之仇!”而申包胥卻說道:“如果你滅了楚國,那我也一定能夠光復楚國!”

後來,伍子胥果然在吳國發跡,利用自己的平生所學幫助吳國的公子光做了吳王,也就是後來的吳王闔閭,吳國在伍子胥的打理之下,成為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軍事強國。最後,伍子胥成功的借用吳國的力量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楚國,楚國宣告滅亡。

此人被稱哭神,國亡後他痛哭七天七夜,居然哭出數萬大軍成功復國


然而,將一切看在眼中的申包胥卻不肯接受楚國被吳國滅亡的結局,於是申包胥決定向其他諸侯國請求發兵幫助楚國復國。可是,當時的其他諸侯國都畏懼吳國的軍威,只是口頭上表示聲援楚國,真正肯派兵幫助楚國復國的卻連一個都沒有。

申包胥無奈之際,將求助的目光瞄上了遠在西部邊陲的秦國。可是,無論申包胥如何的苦口婆心勸說,秦哀公就是不為所動,始終不肯答應發兵救楚國。

此人被稱哭神,國亡後他痛哭七天七夜,居然哭出數萬大軍成功復國


於是,申包胥決定在秦王宮大殿之前失聲痛哭,史料記載,申包胥七日七夜,至於秦庭失聲痛哭,滴水不進,眼睛都哭瞎了。申包胥這種對國家的忠貞和執著,最終打動了鐵石心腸的秦哀公,秦哀公當即決定讓大夫子滿、子虎兩個人帶領數萬大軍幫助楚國對付吳國。

申包胥帶領秦軍身先士卒,將吳國軍隊打的落花流水,一路高歌猛進,成功的光復了楚國,當楚國光復之後,楚昭王要大力獎賞申包胥的時候,申包胥卻堅持不受,帶著一家老小逃進了深山老林中隱居了。因此,後世就將申包胥這種思想定性為和岳飛一樣“淡泊名利、志向高潔”,是一個無數忠臣爭相效仿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