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重蹈覆轍」的怪圈?

大概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期3分鐘心理學,我們分析了讓我們陷入“重蹈覆轍”怪圈的4個原因。(如果沒看過,或者忘了,可以點擊 看看)

但認識錯誤並不難,難的是如何改變,那我們怎樣才能走出“重蹈覆轍”的怪圈呢?

如何走出“重蹈覆轍”的怪圈?

1.養成事後反思的習慣

是不是覺得“反思”這個方法聽起來太樸實,甚至有點老生常談?但那些工作能力突出的人,都有反思的習慣,而且會用文字的形式梳理記錄。

他們之所以優秀,不是他們不犯錯,而是犯同樣錯誤的次數比一般人低。而反思能力,則是決定犯錯次數多少的重要因素。

反思一方面有助於加深錯誤在記憶中的印記,另一方面能夠幫助我們從整體上分析犯錯的原因和改進方法,避免再次踩進一樣的坑。

再往深一點說,在心理學上,人的智力分為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和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流體智力以生理為基礎,比如記憶力、運算速度等,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退。

晶體智力主要指學會的技能、判斷力、聯想力等,不會隨著年齡的老化而減退。

而反思就是我們提升晶體智力的好方法,通過反思獲得的經驗和判斷力,都是晶體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何走出“重蹈覆轍”的怪圈?

2.增加你的犯錯成本

比如,我們會看到醫生和護士在手術前,反覆詢問和核對,都快要變成“強迫性檢查”了。

這是因為醫護人員就是一個“犯錯成本”巨高的工種,關係到別人的生命。但也正是因為他們的犯錯成本高,所以才使得他們重複犯錯的可能性更低。

同理,對我們來說,如果想要減少重複犯錯的可能性,不妨試著主動去人為地增加犯錯的成本,給自己的錯誤設置一個“代價”。

3.有意識培養慢思考的過程

現代人節奏快,因此形成了快思考的習慣,這就給了依賴情感和經驗作判斷的“無意識決策系統”更多的可乘之機,情緒和慣性的作用就會顯現出來。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試著逐漸增加對自我的覺察,有意識地放慢自己的呼吸,讓生活慢一點,再慢一點。

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但是相信我,慢下來的感覺是很好的,你也會更少出現重重複復犯同樣錯誤的情況。

如何走出“重蹈覆轍”的怪圈?

4.嘗試打破「強迫性重複」

首先,你需要找到創傷的源頭。我們無意識地重複過去的負面行為模式,可能是由於我們對最初痛苦感受的壓抑。

我們需要找到這個源頭,才能在進入新的關係時,把此時此刻的關係與過去的創傷區分開來,意識到哪些無意識的反應可能來自於過去,而不是眼前的這個人。

然後,我們需要重新建立一段依戀關係,一個依戀對象的存在,會給予你自我接納的心理能量。

如果你無法找到任何安全關係,或者在婚戀中總是重複相同的負面行為模式,也許找一個心理諮詢師幫你理清,是一個更好的方式。

總結一下,

“重蹈覆轍”的特點就是“不自覺”,它隱藏在我們意識深處,很難看到和把握。

因此要走出來,就要通過不斷反思、有意識地放慢思考,來更多地瞭解自己的情感、思維和行為模式,把可能導致重複的環節切斷,並勇敢地嘗試各種新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