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范冰冰去哪兒」遇上「黃曉明跑不了」

因為近兩月來這輪席捲娛樂圈的金錢風暴,范冰冰和黃曉明,這兩位中生代影視明星中的佼佼者,罕見地接連陷入到可能影響職業生涯的爭議話題中。

自上週末以來,國內社交媒體上有多篇相關文章刷屏,例如來自AI財經社的《尋找範爺》,來自德林社的《黃曉明跑不了》等。就此也牽引出兩個話題:范冰冰去哪兒了?黃曉明幹了啥?

目前,範爺的動態依然是個謎,而教主的故事則逐漸被各大媒體講述得愈發生動細緻。原本,身處漩渦中的公眾人物低調潛水是極為正常的,但中國人似乎特信奉一個道理:沒事,就出來走兩步。

當“范冰冰去哪兒”遇上“黃曉明跑不了”

輿情衍生爆款,爆款催化輿情

自5月底崔永元怒懟《手機2》以來,范冰冰已經沉寂多時。其幾乎在公開場合絕跡,連參演的相關電影海報上也找不到名字,往日動態頻繁的微博,6月2日後再未更新,只在7月26號點贊過一條公益消息。

當“范冰冰去哪兒”遇上“黃曉明跑不了”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在《范冰冰消失的一個月》中的梳理,過去這段時間,范冰冰涉及的世界盃廣告、主演電影、投資影視劇和品牌活動,或撤檔,或除名,或換人,或沒有下文。

時間長了,難免引發外界猜測。在“陰陽合同”事件進入調查階段後,有關范冰冰去哪兒的傳聞層出不窮,從被調查到限制出境,從被封殺到“禁錮說”,不一而足。各種消息不脛而走,反證了消息的不確定性。這樣的輿論場更易衍生爆款,因為與“失蹤”的范冰冰相對應的,是“飢渴”的受眾和媒體記者,大家對有價值的信息抱有高度期待。

AI財經社的《尋找範爺》誕生於這樣的背景之下,作者幾經週轉打探未果,不少影視業內人士反倒來問,“聽說范冰冰被限制行動了?你調查得怎麼樣了?”

最後,作者董雨晴和裴晨昕在文中寫下了這樣一段頗具深意的話:

“在‘天下苦秦久矣’的行業沉痾被剜去之前,還有稅務嚴查的靴子尚未落地。范冰冰急於從大眾視野中‘消失’,從那些原本她該高調出沒的場所、各種影視劇作、商業廣告甚至是社交網絡中隱身。當整個行業遭遇高壓,冰冰把自己變成水,隨波逐流,潛到最深處。”

與范冰冰相比,黃曉明如今可能是更想“失蹤”的那個人。8月10日,證監會對高勇操縱股票精華製藥一案作出處罰,黃曉明意外捲入其中。

8月11日,就“黃曉明捲入股票操縱大案”傳聞,黃曉明工作室對此發佈聲明稱,黃曉明未參與任何操縱股票行為,同時“未曾受過任何股票有關的處罰或介入過任何與股票有關的調查”。

當“范冰冰去哪兒”遇上“黃曉明跑不了”

但一石激起千層浪,接下來這幾天,財新、第一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每日經濟新聞、界面等知名媒體紛紛報道了此事,內容關涉股票操縱案、黃曉明是否會被追責、其名下公司及“資本版圖”等,信息不斷完善,引發持續關注。

在自媒體文章《黃曉明跑不了》中,作者直言:“作為公眾人物更應該遵法守法,我們希望黃曉明能夠及時將問題徹底解釋清楚。”此文也於昨日在朋友圈刷屏,討論眾多。

如今,事件正在發酵,網上輿論更是激盪沸騰。有人感慨人設崩塌,有人呼籲司法機關一查到底,也不乏繼續支持黃曉明的——“這種借明星炒作的行為太無聊”、“對於他的人品我還是一萬個放心的,在他身上的流言蜚語就從沒斷過,除了心疼沒別的。”

當“范冰冰去哪兒”遇上“黃曉明跑不了”

兩起事件輿情特徵的總結及預判

範黃兩位明星所涉爭議,不僅在輿論上有接續性,相關輿情的演變特徵也帶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這兩個聰明人不僅精通賺錢之道,也懂得如何在灼熱的輿論熱潮中及時退出。但遺憾的是,對於水深如海的娛樂圈而言,在水面浮得越高,要想再沉入水底也就越難。

一、負面輿情突如其來,一發不可收拾

輿情的突然表現在兩方面。第一,消息來得猝不及防。范冰冰5月24日發佈關於《手機2》的微博時,肯定沒想過會激發崔永元的不快,黃曉明捲入股票操縱案則更屬於意外事件。第二,涉嫌偷稅漏稅和涉嫌操縱股票都引起了輿論的猛烈彈壓,傳播與發酵速度極快,我們可以想想這期間誕生了多少10萬+文章。

爬梳網絡輿論場的情況,儘管這兩位明星平素都以正能量的姿態示人,也在公益事業上表現突出,但基於結果看,他們對於此類負面傳聞仍然沒有招架之力。主要原因是,范冰冰和黃曉明經常名列各類名人財富榜,二人的高收益幾乎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這就意味著,面對與金錢和資本相關的問題,範黃二人都缺乏護城河。目前,范冰冰選擇了暫避風頭,黃曉明團隊則只發布了一紙聲明,危機公關的效果都不明顯,不知後續是否還會有回應。

當“范冰冰去哪兒”遇上“黃曉明跑不了”

二、事件擁有更宏觀的社會話題背景

8月11日,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三家視頻網站聯合六大製片公司發佈聲明,共同抵制“天價”片酬等不合理現象及偷稅逃稅等違法行為。此舉獲得網友好評,而這種行業規範的背後,則是一個更宏觀的社會話題。

本質上,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和股票操縱等行業沉痾都是老生常談了,影響社會公平和行業發展。無疑,人們對於沉痾不去的現狀是不滿的,那麼,當沉渣泛起,而且牽涉其中的還是非常熟悉的公眾人物,相關事件便具備了更大的話題性,容易引發猜忌和聯想。

因此,這兩起輿情都具備強發散性,都需要從制度規範層面給出交代。范冰冰已經沉寂兩月有餘,目前人們仍在“尋找她”;黃曉明雖已通過工作室發出聲明,但還是不夠,接下來該事件會如何演繹,充滿未知數,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目前的輿論對黃一方顯然是不利的。

三、網友攻陷明星微博成熱門事件一大趨勢

社交媒體時代,明星微博成為不少人判斷明星本人狀況的晴雨表。范冰冰和黃曉明皆擁有6000萬左右的微博粉絲,陰陽合同事件被曝光前,范冰冰在微博的動態可謂非常頻繁,與近兩月來的靜默形成了鮮明對比。黃曉明昨天還有動態發佈,但隨著今天負面輿情的裂變式擴張,接下來他恐怕得有所調整了。

與此同時,每當有一定活躍度的明星陷入爭議事件,網友一般都會攻陷其微博留言區,只要明星不刪留言、不關評論區,基本能夠判斷輿情的總體性質。目前,范冰冰最近一條微博的留言數為36萬,黃曉明的則為2萬,均遠超平常,且多數留言為質疑。

四、這是一場人設坍塌危機

從輿論演變的角度分析,激烈的輿情並不會對相關機構的調查和審判產生實質作用,其真正的影響在於對公眾人物形象的解構。兩起事件中,無論偷稅漏稅和操縱股票最終成立與否,經過這兩波負面輿情的渲染,范冰冰和黃曉明要想修復原本的人設已經非常困難。

與一般社會熱點事件不同,明星在涉及負面話題時,個人形象成本往往非常高。因此,當人們一直在討論范冰冰去哪兒或者黃曉明究竟有什麼責任時,這對於二人而言本身就是一種消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