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讀書︱魏延安:人的自信是怎麼來的?——讀草薙龍瞬《佛系:如何成爲一個快樂的人》札記之一

周末读书︱魏延安:人的自信是怎么来的?——读草薙龙瞬《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札记之一

周末读书︱魏延安:人的自信是怎么来的?——读草薙龙瞬《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札记之一
周末读书︱魏延安:人的自信是怎么来的?——读草薙龙瞬《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札记之一

作者

魏延安

  • 三農學者、農村電商專家

  • 商務部農村電商專家

  • 國務院扶貧辦電商扶貧專家

  • 團中央青年電商創業導師

  • 中共陝西省委理論講師團專家學者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有很多煩惱,自信問題就是其中之一。有的人很不自信,經常面臨各種挫折,灰心喪氣,失去希望,十分痛苦;也有的人過度自信,往往心氣很高,卻總是難以如意,無法接受殘酷的現實。

按照佛陀的概念,從個人主觀角度出發的“自信”或者“不自信”,都是一種錯誤的“判斷”,一旦用這種“判斷”判定一個人的時候,註定要產生煩惱,因為這些都是“妄想”而不是現實。後來又出現了一些成功學,教人們反覆的誦唸“相信你是最優秀的”等,但實際上往往於事無補,甚至增加煩惱。

周末读书︱魏延安:人的自信是怎么来的?——读草薙龙瞬《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札记之一

所以作者認為,比起判斷有沒有自信,或許更應該去完成一件事,把該做的事情先做好,就能取得比充滿自信的人更加出色的成果,這就是佛陀的思考法。

由作者的見解出發,也可以引申為,比起那些“相信自己更優秀”的心理暗示或者精神勝利法,“我在”“我能”“我可以”的生活工作現實表現才是真正的增進自信良方。念一萬句給自己打氣的話,可能都不如成功地幹一件事更能讓自己獲得自信。

對於那些過度自信的人,一般有極強的自尊心,往往認為自己了不起,甚至看不起別人,現實中卻眼高手低,難以獲得別人的認可,所以就陷入了痛苦。

於是就會產生一種惡性循環,越覺得自己自信,越難以獲得自信的認可,進而更加渴望自信,最終就是書中所說的“妄想”之上的“妄想”,更加煩惱。解決的路徑,還是做一件成功的事讓大家看看,不能只說不練。

對於那些不夠自信的人或者認為自己無用的人、事事都不如別人的人來講,獲得自信也不可能靠反覆的打氣、加油來實現,而是要關心自己現在能做什麼、如何去做什麼,嘗試去做一做。只有做成功了一件事,才能增加自己的自信。

所以,無論自己自信還是不自信,真正的自信就是現在經常講的——活在當下,把手頭的事幹好,把已有的想法變成現實。

書中給出了獲得自信的五個步驟:

第一,嘗試,就是去做;

第二,積累經驗,知道應該如何去做;

第三,能夠做出一定的成果,就是由少漸多,慢慢取得成效;

第四,開始得到周圍人的認可,大家終於覺得你可以而不是自己覺得如何;

第五,根據經驗能夠預見相應的成果,就是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對未來進行良好的把握。

這時,無論你在心理上有沒有主觀的自信或不自信的判斷,但實際上已經有了客觀的自信,這就是真正的自信。

歸根結底,自信是一種實踐的過程,不可能是憑空想象來的,也不可能通過別人的判斷來獲得。即使有一萬個人說你優秀,而現實中卻一件事情都拿不下來,那麼你可能會更加痛苦和煩惱。

只能是不斷的去實踐,反覆的去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獲得成功,最終收穫一個信心滿滿的自己。這時,別人的判斷也會跟隨你的自信而賦予你更多的自信。

(二〇一八年七月二十四日晨)

(本文圖片均選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